本文来源:北京头条APP
邮储银行房山支行小额信贷员秦闯,热血惠农落实金融扶贫身负重任。跑山区、下田地、钻鸭棚、进猪舍…亲戚朋友问秦闯:听说银行职员都是西装
邮储银行房山支行小额信贷员秦闯,热血惠农落实金融扶贫身负重任。
跑山区、下田地、钻鸭棚、进猪舍…亲戚朋友问秦闯:听说银行职员都是西装革履,拎着公文包往那些楼里的大公司跑,你怎么天天往村里跑?秦闯笑笑说:“我们的服务就是哪里有需求就往哪里跑,能够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让家乡富起来,也是我们的荣耀。”
秦闯(左)8年间为农户办理小额贷款近400笔
农娃子饮水思源甘做农户孺子牛
秦闯生长于农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孩子。父母曾是养殖户,因此他比常人更能体会农民想通过努力奋斗过上幸福生活的愿望。正源自对这片土地的热爱,秦闯才将服务“三农”作为人生信条。
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程,既是精准扶贫的一大亮点,也是金融扶贫的一大创举。涉农小额信贷员作为落实金融扶贫的主要实施者,可谓身负重任。秦闯深知,尽管他发放的涉农贷款金额大部分都是3万、5万的小金额贷款,但这些钱却可以帮助农户走出困境。
近8年来,秦闯跑遍了房山区20个乡镇,针对不同农户、农企的需求提供针对性的贷款方案,因村施策、因户施法,探索出了“热心上门感动、贴心扶持推动、贷款发展带动”的新思路,相继帮助大中小300余农户发家致富、走出贫困。
由点及面惠农汇聚成河
7年间5次贷款,使300亩种植菜园成长为国家级合作社示范社,慧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王雷对邮储银行北京分行有着难以言表的感激之情。
2012年,王雷从村民手中流转了300亩土地种植有机蔬菜和食用菊花。眼看收获在望,“7·21”特大暴雨却让一切努力付诸东流,30栋大棚香瓜又因“白粉病”几乎全军覆没。由于经济损失惨重,多家银行不敢冒险为其贷款,王雷陷入了孤立无援的窘境。
看着没精打采的植苗歪倒在田地里,秦闯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在仔细查看评估了养殖场的情况后,秦闯在调查报告中写下“建议贷款”的提议。“食用菊花种植在北京市并不多见,王雷一旦渡过此次难关,其利润十分可观。”秦闯说。
最终,通过三户联保形式,王雷凭借有效证件获得了5万元贷款。此后一年的时间,王雷种植的食用菊花、有机蔬菜逐渐有了起色。看着日渐茁壮的农苗,秦闯的心里倍感欣慰。
2013年,王雷决定带领村民共同致富,成立了周庄村慧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邮储银行30万助农贷款的支持下,大棚装上了自动卷帘机等设备,温度得到了控制,蔬菜的品质和产量都有了大幅提升。
房山区琉璃河镇周庄村位置偏远,山路坑洼难行,但秦闯对这条路再熟悉不过。根据邮储银行的规定,信贷员需每半年实地考察一次,但王雷带着低收入的乡亲们脱贫的行为深深地感染了秦闯,这些年来,他坚持每月走访一次,因为他知道帮助王雷等于帮助了更多的农户。
蔬菜大棚内温湿度双高,秦闯每次前去都要在近百个大棚内穿梭,一趟下来汗流浃背,正是凭借他的密切交流和走访,王雷的合作社才得以及时把握机会,迅速发展。
此后6年里,秦闯又先后为王雷申请三次贷款,共计440万元,为合作社安装了科技智能设备,培育出了有机韭菜、食用菊花、荷兰番茄等新高利润作物。王雷的合作社也从当初的5名社员发展到298户社员,每户平均盈利增长五六千元。此外,村里的困难户的妇女在王雷的影响下也经营起了菊花宴、百合宴,年收入增加2万-3万元。
王雷深知,乡亲们脱贫离不开邮储银行支持和秦闯的细致服务,在他的回忆里,7年间,秦闯没有喝过他一口水,吃过他一口饭,始终亲力亲为地张罗所有细节,真正做到了让农户省心、放心。
如今,王雷的慧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已被评为国家级合作社示范社。秦闯也不断续写着惠农佳话。
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
银行圈子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人干银行,全家跟着忙。五一假期的一天,一位农户打来电话,称自己的养猪场第二天要进一批猪,还差5万元现金,如果贷不上款,就要赔付1万元违约金。此时窗外大雨密布,父亲嘟囔道:“难得团聚,就不能吃完饭再走吗?”秦闯抱歉地笑了笑,撂下筷子消失在雨幕中。
自从做了小额贷款信贷员,全年无休已经成为秦闯工作的常态,8年间,他走遍了全区462个行政村,步行山路超过500公里,亲手为农户放贷的小额贷款笔数近400笔,服务农村客户近300个,涉猎72个农村行业,累计发放近9000万元涉农贷款,没有一笔贷款发生过逾期。
秦闯说,在邮储银行北京分行的信贷条线上,活跃着很多像他一样的信贷员,大家都在践行邮储银行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续写着惠农篇章,“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农户在邮储北分的帮助下实现致富梦想。”
文/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