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沙坪坝报
本报讯(记者 喻庆) 5月8日,以厉华《红岩魂形象报告展演》为基础创排的话剧《红岩魂》在重庆师范大学校友礼堂上演。剧目以女大学生小周
本报讯(记者 喻庆) 5月8日,以厉华《红岩魂形象报告展演》为基础创排的话剧《红岩魂》在重庆师范大学校友礼堂上演。
剧目以女大学生小周为了完成“狱中八条”的调查报告,在歌乐山烈士墓采访“11·27”大屠杀的幸存者“张爷爷”为引子。全剧以“张爷爷”的回忆为切入点,用六个“温暖”的故事串联全剧,重现了刘国鋕、王朴、陈然、小萝卜头、叶挺、江竹筠等年轻的英雄群像,诉说了他们的青春、热血、信仰和忠诚,闪耀着理想和人性的光辉。他们在生命最后时刻,用血泪写成的“狱中八条”被艺术化搬上舞台,反映出革命先烈高尚的行为品操和高度的责任感。
据了解,与过去大多数剧目中“喊叫式”的直白宣誓不同,全剧对“狱中八条”进行了艺术性描摹,让观众更加关注革命先烈的个体本身。“红岩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重庆市话剧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剧目改变了过去革命题材传统的表现手法和形式,虽然故事发生的背景是‘11.27’大屠杀,但全剧没有一滴鲜血,没有一声枪响。除小萝卜头一例涉及杀戮外,没有更多的残暴画面。”
当晚的演出中,每一段落幕,现场都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全剧没有枪声、没有审讯、没有伤痕,但依然给我极大震撼。”演出结束后,重师大学生何谐表示,“我们要牢记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凝结成的嘱托,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坚定理想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