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沙坪坝报
学生学习剪纸技艺。 本报讯(记者 吴楠 文 图)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迎接“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的到来,5月22日,以“非遗保护
学生学习剪纸技艺。
本报讯(记者 吴楠 文/图)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迎接“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的到来,5月22日,以“非遗保护·中国实践”为主题的重庆市第十届“文化遗产月”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在沙坪坝区启幕。15位重庆国家级、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走进树人小学,现场展示非遗项目,并教授学生制作技巧,让孩子们充分感受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当天上午,现场展示有剪纸、蜀绣、面人、漆器髹饰技艺、江北竹雕、乱针绣、棕编、糖画等15个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供学生们参观体验。栩栩如生的棕编小动物、精美的刺绣作品、葫芦上烙画……各种琳琅满目的新奇手工艺作品让学生们大开眼界,大家饶有兴趣地观看,并不时向非遗传承人请教,现场体验传统工艺乐趣,对各非遗技艺大师展示的“绝活”赞不绝口。树人小学五年级二班学生邓而铄高兴地说:“今天近距离接触非遗,感受到了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学到了很多手工技巧,很有意义。”
据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介绍,2015年以来,为展示重庆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引导青少年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激发他们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我区每年在5月、9月都会组织开展“非遗进校园”展示系列活动,四年来共有6万余师生参与,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还开展了川剧进军营、社区、校园等专场演出40余场次,观众达3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