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重庆 >

扶贫路上有“公堂”,百姓吃上“幸福水”

本文来源:巴南网

王和勇家新接的水管李公堂查看贫困户养殖情况本组图片由巴南融媒体中心记者  舒晴  摄巴南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和勇家新接的水管

李公堂查看贫困户养殖情况

本组图片由巴南融媒体中心记者  舒晴  摄

巴南融媒体中心记者  舒晴

“红红的水管接进家里,这下王和勇家吃水方便了……”前不久,天空中乌云密布,又是一个阴雨天气,为了让建卡贫困户王和勇早日解决饮水问题,界石镇金鹅村村干部李公堂多处做工作,和其他村民沟通,协调水管线路填埋问题,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得到大家的支持。

尽管下着大雨,李公堂还是一大早就来到了施工现场,组织人员尽快帮助王和勇把井水引到家里,解决其饮水问题。

王和勇是金鹅村的贫困户,家里长期能看到一老一少的身影,母亲已近80高龄,小孩才十多岁,王和勇通过在外面打零工来维持生计,一家人生活十分拮据。

王和勇在外面做工,家里的所有事情就落在了年迈的母亲身上。在农村,每天离了水可不行,洗菜做饭、牲畜、家禽饲养样样都需要用到,所以老母亲每天干得最久的事就是去家附近的水井提水。

老人年纪大了身体大不如前,不能像以前一样用肩挑水,现在每次出门提水只能提一只桶和一把水瓢,每次只能舀3瓢,遇到下雨天,只能舀两瓢水,从水井提到家里,虽然只有一百多米的距离,但一路回家都是上坡,下雨后来回更容易打滑,一天下来也装不满一缸水。

当天,通过扶贫队伍紧张的施工,王和勇家终于通水了。看到水龙头“哗哗”喷出的水柱,老母亲紧紧拉着李公堂的手,感激地说:“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党的好干部……”她本已干涸的双眼此刻略显潮润,令在场所有人动容。

“红红水管细又长,为民服务树榜样。秋雨轻涤蓑笠翁,扶贫路上有公堂。”李公堂为贫困户解决饮水问题的事迹一传开来,就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交口称赞,界石镇一位党政干部随兴作了一首诗,描述李公堂为王和勇家引水的场景。

在金鹅村,几乎所有村民都熟悉一个背着背包、手拿笔记本、穿梭于田间地头,停留于家家户户门口的扶贫干部,遇到他,他会热心地和你嘘寒问暖,了解你家里生产生活等各方面情况。这是金鹅村扶贫干部李公堂日常工作的剪影,也是金鹅村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