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重庆日报
戴小兵作品《重钢劳动者》王玉文作品《辽宁阜新蒸汽机车工人交接班》重庆日报消息,12月10日,由四川美术学院主办
戴小兵作品《重钢劳动者》
王玉文作品《辽宁阜新蒸汽机车工人交接班》
重庆日报消息,12月10日,由四川美术学院主办的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见证现实——老工业基地及三线建设摄影作品展”,在重庆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集结了来自重庆、上海、辽宁、湖南等不同省(市)老工业基地及三线建设的200余件影像作品,展现出一段有温度的历史。
据了解,重庆在近现代一直是重要的工业城市。抗战期间,国内不少重要工业设施西迁至渝。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三线建设中,重庆市属八区十县有三线工业企业及科研机构达100多处,近现代工业遗存非常丰富。
记者在现场看到,本次展览分为“老工业基地”和“三线建设”两个大板块。重庆钢铁集团原址的拆迁改造、上海黄浦江码头的上下新旧景观、东北厂区上下班途中的工人、贵州矿区正在辛苦劳作的挖煤矿工……“老工业基地”板块的摄影作品记录了我国老工业基地的今昔变化。
展览还用视频和影像装置等多元艺术方式,展现出我国不同城市老工业基地背后的故事。如《他们》就是由作者闻聪拍摄的30个视频装置,每个装置录制了一位参与重庆工业建设者的故事。“他们有的是西铝的,有的是造船厂的,大多来自外地,为了重庆的工业建设最后定居重庆,现在大多已80多岁,最年长的已有百岁。”闻聪说,自己拍摄了六七十位这样的重庆工业建设参与者,最后选出30名对象的视频,并去掉声音,以“无言”的形式让观众去感受建设者的表达。
在“三线建设”板块,按年代用影像展现了辽宁、湖北、四川、贵州等地的三线建设。其中,有的作品属于架上装置作品。比如,现场有一个有着百余年历史的工业机器——铣床,这台铣床由德国在19世纪50年代制造,先后在江南制造总局、南京金陵兵工厂等进行生产,历经了甲午战争、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等历史时期。不同的作者用丰富多样的作品记录、表达着岁月的变迁。
本次展览将展出至12月27日,市民可前往免费观看。
重庆日报记者 王丽 李星婷 本组图片由重庆日报记者齐岚森翻拍
原标题:展现老工业基地及三线建设历史画面 重庆美术馆举行摄影作品展,市民可免费观看
工地突发停电、监控无故被遮、电缆不翼而飞,这一幕幕在电影中出现过的镜头,近日发生在重庆渝北一工地。重庆警方火速抓获实施盗窃的犯罪嫌
小线索破大案!涉案资金达千万 重庆南岸警方端掉一涉嫌“洗钱”团伙
近日,重庆南岸警方成功打掉一个专门为电信网络诈骗洗钱的犯罪团伙,抓获团伙成员16名,扣押涉案手机20余部,银行卡18张,电话卡20张,该
“微基金”带动“大慈善”——“五社联动”社区基金助推基层社会治理项目启动
3月17日,在民政部举办的五社联动聚合力、社工服务暖基层2022年全国社会工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五社联动社区基金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九龙坡区政法维稳先进人物系列展播①王玥:黄桷坪“钉子户”所长的基层16年
编者按:他们是百姓心中的好法官,他们是攻坚克难的急先锋,他们是扎根一线的婆婆嘴,他们是巡楼护院的大喇叭,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政法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