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重庆日报网 阅读:90717
五月十七日,在位于黔江区的重庆市民族博物馆,市民在参观土家族织锦西兰卡普。特约摄影 杨敏\视觉重庆
青少年参观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供图)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的力量”。
博物馆,一览数千年,于静默中诉说着沧桑与繁华。在重庆,已登记备案的博物馆有104家,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5家、二级7家、三级11家,它们与众多市级、区级和“小而美”的民间博物馆一道,都是重庆的人文历史宝库。
18日前后,围绕“博物馆的力量”这个主题,我市举行一系列社教互动活动,让文物真正活起来,让市民与传统文化“最美的遇见”,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市民生活。
重庆精品文物亮相巴蜀青铜文明特展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川渝主会场宜宾市博物院开幕的“花开并蒂——巴蜀青铜文明特展”上,来自重庆的鸟形尊、三羊铜尊、虎钮錞于等精品文物,令观众眼前一亮。
作为今年“国际博物馆日”川渝主会场的重头戏,“花开并蒂——巴蜀青铜文明特展”整合川渝两地文博资源,汇集了两地近20家文博单位的精品收藏近200件,展品以青铜器为主,辅以石器、金器、玉器等相关精品文物。
此次展览,重庆文博单位提供的藏品集中于第二单元“古老巴国”部分。该单元主要讲述春秋战国时期四川盆地东部的土著族群——巴人的历史,以巴人先君——廪君的神话故事为引,结合今重庆、川东、鄂西地区的巴文化相关遗存,探索古老神秘的巴国,彰显骁勇善战、崇虎尚武的巴人面貌和文化脉络。
三峡移民纪念馆带来传统文化盛宴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5月18日上午,朗朗的诵诗声在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中回响。这是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的古诗朗诵单元。
纪念馆负责人介绍,5月18日推出的系列活动,包括“最美的遇见”传统文化展示、“品三峡历史 扬移民文化”打卡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线上直播、《寻找幸福的密码》专题讲座等等,内容丰富,琳琅满目,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市民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包括古诗朗诵在内,“最美的遇见”传统文化展示环节还通过汉服走秀、茶艺展示等,为观众带来了一场传统文化的盛宴,引导大家近距离感受并传承中华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品三峡历史 扬移民文化”打卡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线上直播,是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今年在疫情之下推出的创新举措。通过网络,天南地北的观众得以隔空了解三峡工程,领悟三峡移民精神。
据悉,5月是重庆市文化遗产月。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推出了《三峡情——五人美术作品展》等3个临时展览,以丰富的展陈展现三峡人文历史,为市民送上精神大餐。
重庆文保志愿者在行动
连日来,以“喜迎博物馆日,加强文化遗产宣传”为主题,重庆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总队筹备组织了系列活动。本着“更多参与,更好保护”的初心,文保志愿者们将专业文物巡查、个人文物认养、重庆“历史大讲堂”等活动与博物馆现场参观相融合,致力于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市民生活。
5月17日,重庆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总队来到国家三级博物馆——重庆市巴渝名匾文化艺术博物馆开展志愿服务。这座民间博物馆收藏展示有上至唐代、下至民国的巴渝地区各类匾额,馆藏数量位居全国同类博物馆前列,对研究巴渝地方文史有极高的价值。
本周末,重庆文保志愿者服务总队还将推出两场历史文化探寻活动:5月22日是“传承南岸历史文化,走进涂山寺”,将重走涂山古驿道、真武山古道,到涂山寺,探寻大禹治水、涂山氏等历史与传说;5月23日的“母城宝藏博物馆之旅”,将串连起人民大礼堂、三峡博物馆、周公馆等。感兴趣的市民可通过“重庆老街”公众号报名参与。
本报记者 赵欣 李志峰
(责编:陈易、刘政宁)
2022年12月31日,重庆巫溪警方成功打掉一个冒充名中医兜售伪劣保健品诈骗老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55人,捣毁诈骗窝点5个
咳得喉咙都撕裂、胸口都痛!因为一直在咳嗽,睡不了整觉,太难受了!感觉肺要咳出来了 被新冠病毒感染后,许多人对咳嗽这一症状印象
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抗病毒药物效果如何?不规范使用是否有风险?如何科学合理使用?国家卫健委组织专家进行解答。 治疗病毒感染没
中国疾控中心:短期内XBB系列变异株引发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低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 中国疾控中心4日发布信息显示,我国目前本土流行的新冠病毒绝对优势毒株是BA 5 2和BF 7,个体在感染BA 5 2或BF 7后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