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重庆 >

高温阻挡不了重大项目如期推进 张家山隧道开挖突破500米

本文来源:重庆日报网

8月24日上午10时,南岸区长生桥镇共和村——在建的渝湘高铁重庆-黔江段(也称重黔铁路)张家山隧道进口,52岁的马小平,头戴安全帽、穿着反光背心,双手戴着手套,握着一只重达40多公斤的风枪。随着哧哧的声响,一股股飞溅的泥浆扑面而来,一排排直径0.38米、3米多的炮眼成型。

全身黝黑、浑身湿漉漉的马小平,立即从身后隆隆作响的风机旁,捧起一大块冰块,放在胸前降温。

40多度的隧道里如同桑拿房,这透心凉的冰块,立即让马小平退去全身的燥热和疲惫,满血复活。在稍微休息约5分钟后,他又快速投入隧道钻孔作业中。

张家山隧道位于渝湘高铁重庆-黔江段的“咽喉部位”,是全线控制性工程、重难点工程。它跨越了重庆市南岸区、巴南区,全长约6.59公里,地质以泥石、砂岩为主。

“隧道环境潮湿、闷热,尘土多,项目部每天运来约4吨冰块,放在风机和仰拱栈桥混凝土施工台车附近的大铁桶里,为隧道降温降尘。同时,隧道除了采用大功率的风机外,还安装多台小风机降温。”中铁一局重黔铁路3标项目负责人张云龙表示。

在冰块和风机的双重降温下,马小平作业班组在一个撑子面3多个小时循环作业中,可以凿出178个炮眼。

张云龙表示,面对高温“烤验”,为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和建设进度,项目部采用错峰作业,增加施工人数和夜间施工时间,采用“轮班倒”作业;现场增设健康检测和“暖心助力站”,免费配备凉茶、藿香正气水、西瓜、饮用水等防暑降温用品。

一系列措施,有效地保证项目施工进度和施工人员安全。目前正线已开挖突破500米。

高温不停工,直接应对考验的还有钢筋加工厂。为确保隧道、涵洞钢筋供应,在离隧道约1公里处,中铁一局重黔铁路3标项目设立了全智能化钢构厂,建有4条智能生产线。

在这个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智能化钢构厂,只需6个工人操作,一天就能生产30多吨钢筋,能满足8个隧道工作面建设用材。智能化的生产线,可节约劳动力约三分之二。

渝湘高铁重庆-黔江段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八纵八横”高铁网中厦渝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从既有重庆站引出,向东经重庆市渝中区、南岸区、巴南区、南川区、武隆区、彭水县,止于黔江区,正线全长 269.521公里。它为设计时速 350公里/小时的双线高速铁路,共设车站 8 个,其中新建 6个车站,利用及改建车站 2 个(重庆站、黔江站),建成通车后,将成为连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海西城市群间的高速客运通道。

(重庆日报客户端 杨永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