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重庆日报网 阅读:74512
重医附一院医护人员正在救治九十一岁老奶奶。(医院供图) |
采样、输液、翻身、拍背……11月11日晚上9点30分,重医附一院急诊科隔离抢救室,医护人员正对一名91岁高龄的老奶奶进行紧急救治。
当时,老奶奶正在发烧,又没有24小时内单采核酸阴性证明,“生命第一,紧急救治!”医护人员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全力抢救生命。经过紧急救治,老人体征平稳。
11月13日,记者从重医附一院了解到,在做好防控措施的前提下,该院门急诊、住院以及各项手术有序开展,全力保障门诊和住院患者的安全和治疗。
“是你们救了我,谢谢!”
11日晚,这位老奶奶被120救护车送入重医附一院急诊科抢救室,她的家属因疫情无法到医院。
“当时,我们检查发现老人发烧37.5℃,肺部感染。”参与救治的急诊科护士秦纯回忆称,按照正常流程,作为发热病人,需要24小时内单采核酸阴性证明。
“生命第一,紧急救治!”医护人员没有迟疑,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护士马上给这位老奶奶做单采核酸检测,在等待核酸检测结果的同时,把她安排在隔离抢救室紧急救治,并努力安抚老人的情绪。
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出来后,奶奶被立即收治入呼吸内科病房。据该院呼吸内科主任郭述良介绍,目前老人体征平稳,神志清楚,体温正常,治疗效果稳定。老奶奶感动地说:“起初我很害怕没人管我,是你们救了我,谢谢你们!”
除了这位老奶奶,12日凌晨0点至下午6点,该院急诊科还接诊了近200名其他病人。
“再难我们也要坚守岗位”
重症医学科是抢救危重病人的最后一道防线。连日来,该科室集中医护力量,为危重患者筑起坚强的屏障。
29岁的何先生是一名紧急创伤危重患者,腹部脏器严重损伤,因失血过多导致休克。患者入院前,已在外院经过会诊,做了两次手术,但情况不稳定,11日转入重医附一院。
“转来的时候情况很危急。”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科主任周发春教授说,经过全力抢救,目前,患者已转危为安。
“13日又转来了3名危重患者。”周发春说,目前该科室正在抢救治疗的危重患者达24名,“再难,我们也要咬紧牙关,坚守岗位。”
医护在岗在位保障群众就医
13日上午,重医附一院门诊各楼层秩序井然。在产科,医生们都正常接诊。
“今天来院的孕产妇大多数是做产检的,也有即将生产的。我们所有医护都在岗在位,保障患者就医需求。”产科罗欣副教授说。
据介绍,为保障医院正常医疗秩序,该院于11日下午发出号召,召集除高风险区封控人员外的医护人员回院驻守。上千名医护人员迅速到院,形成了骨干队伍、备勤队伍、应急队伍三梯队力量,全力保障人民群众日常就医需求以及各项疫情防控任务的顺利执行。
(责编:秦洁、刘政宁)
避暑胜地六盘水,“中国凉都·康养水城”邀重庆耍娃过19℃凉爽夏天
6月11日, 中国凉都·康养水城2023年六盘水市水城区康养避暑旅游季推介会暨产业大招商活动在九龙坡区启幕,活动现场,具有浓郁贵州六
“渝你桐行,梓等你来”2023年重庆旅游推荐暨招商发布会新闻
6月9日,由中共桐梓县委、桐梓县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桐梓县委宣传部、桐梓县文化旅游局、桐梓县投资促进局桐梓县科技与商务局、桐梓县交旅集
6月10日,记者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重庆市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专项(污染治理方向)202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
重庆将新增一家“灯塔工厂” 中联重科集团随车起重机智能制造项目开工
6月9日,中联重科集团随车起重机智能制造项目在两江新区龙兴新城开工建设。这也是中联重科布局西部的首个起重机灯塔工厂。 据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