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重庆青年报 阅读:24980
4月18日,60岁的赵婆婆和弟媳来到建胜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将一面印有一心为民办实事 情系百姓解民忧的锦旗和一封感谢信送到户籍民警胡炳
4月18日,60岁的赵婆婆和弟媳来到建胜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将一面印有“一心为民办实事 情系百姓解民忧”的锦旗和一封感谢信送到户籍民警胡炳峰手中,感谢民警帮助自己恢复户口,解决了困扰自己多年的“黑户”难题。
上世纪80年代,还是年轻小姑娘的赵婆婆到福建打工,并机缘巧合在当地结婚安家,娘家人认为其在福建落户,就注销了她在重庆的户籍。因赵婆婆常年生活在农村,在那个年代有无户口对生活影响不大,自己就没有主动上户,落户事宜便被搁置了下来,赵婆婆便成了“黑户”,时间一晃就是40年。
随着时代发展,身份信息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身份证。“没有身份证,想去医院做个全身体检都困难。”谈起“黑户”问题,赵婆婆苦不堪言。由于父亲离世,加上区划调整、城市发展等原因,赵婆婆早已和家人失去了联系。为了能够恢复户口,她多方查找,终于在近期联系到重庆老家的弟弟,今年2月,女儿专程驾车陪她回重庆寻亲落户。山河换新颜,乡音不曾改,无奈青丝染上了斑白。
见过阔别已久的家人后,赵婆婆赶紧到建胜派出所申请恢复户口,户籍民警胡炳峰热情受理了赵婆婆的申请。想要从几十年前的档案中准确找到赵婆婆的信息并非易事,民警通过翻查档案、实地走访、询问知情人、进行DNA比对,明确当事人的身份和生活轨迹。经过一个多月的细致工作,在闽渝两地公安机关的大力配合下,最终核实了赵婆婆的身份信息。胡炳峰第一时间通知赵婆婆到派出所办理恢复户籍相关手续,拿着崭新的户口簿和身份证,40多年的“黑户”在这天终于有了“身份”。
小小户籍窗口,连着千家万户。为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大渡口分局结合同类案例召开“义渡强基小课堂”,专题研究群众户口问题,全面实现所有户籍业务“一窗通办”,方便群众就近办事,让群众少跑路甚至不跑路,让惠民有感落到群众心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