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电子版 > 2022.09.01期 >
A05-全市疫情处于平台波动期 总体形势可控

A05-全市疫情处于平台波动期 总体形势可控

全市疫情处于平台波动期 总体形势可控

8月30日0—24时  本土新增7+5

8月30日0—24时,重庆市新增7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渝中区4例、璧山区1例、北碚区1例、九龙坡区1例),其中5例在管控人员中发现,2例在隔离管控人员中发现;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例(渝中区2例、南岸区2例、彭水县1例),其中3例在管控人员中发现,1例在重点人员核酸检测中发现,1例在隔离管控人员中发现。治愈出院本土确诊病例6例(沙坪坝区3例、九龙坡区1例、璧山区1例、南岸区1例);解除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医学观察10例(沙坪坝区8例、九龙坡区1例、长寿区1例)。

全市疫情

呈现多区散发、局部聚集的特征

截至8月30日24时,重庆市现有本土确诊病例132例,现有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28例,现有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例,现有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5例。

8月30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第120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畔表示,目前,全市疫情处于平台波动期,呈现多区散发、局部聚集的特征,总体形势可控。大渡口区连续4天无新增感染者;巴南区连续2天无新增感染者;沙坪坝区连续3天每日新增感染者数量未超过6例,30日暂无新增;8月28日以来,“8·16”“8·22”疫情涉及的区县新增感染者均在管控范围内发现。

此外,忠县、开州区、垫江县、彭水县等市外重点地区来渝返渝人员输入引起的疫情,均得到及时有效处置,未发生社会面传播。

李畔说,鉴于近两日新增感染者管控前活动范围广泛、活动轨迹复杂,涉及农贸市场、超市、餐馆、茶楼等多处人员流动性较大的公共场所,渝中区、南岸区、璧山区启动了区域核酸筛查工作。为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蔓延,中心城区其他区域也将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开展区域核酸筛查。

当前,国内部分地区疫情形势依然严峻,近期我市输入性疫情多点散发,防控工作处在关键阶段。现在看来,多数来渝返渝人员遵守规定,自觉居家自我健康监测,即使检出阳性也没有引发疫情传播,但由于个别市外重点地区来渝返渝人员和“黄码”人员没有严格遵守“3天2检核酸检测结果出来前原则上居家不外出”的要求,引发了本轮多起疫情。

渝中区

开启3轮区域核酸筛查,第一轮核酸采样已

全部完成, 已出结果44.53万人,均为阴性

渝中区政府副区长梁栋介绍,自8月以来,渝中区发生了4起输入性的疫情,在这4起疫情中,尤其以“8·28”这波疫情涉及的人员最多,链条最长,范围最大。

截至30日下午5点,渝中区共划定了中风险区4个,临时管控区17个,精准到小区、楼栋,28日凌晨以来,先后在管控区域内开展了2轮核酸筛查,累计筛查了50880人,共筛查出5名无症状感染者,均第一时间落实了转运隔离,有效防止了风险在该区外溢。

截至30日下午5点,针对8月28日这波疫情,累计排查了密接317人,次密接459人,其中在渝中区的密接、次密接一共是611人,目前已出检测结果都是阴性。

29日晚上8点起,渝中区启动了为期三天的三轮区域核酸筛查,截至30日下午8点,全区第一轮核酸采样已经全部完成,累计采样58.58万人,已经出结果44.53万人,均为阴性。

沙坪坝区

7个街道解除临时管控措施

沙坪坝区政府副区长黄可欣介绍,30日该区逐步调整了部分风险区和解除临时管控区管控措施。该区对东部城区天星桥街道、覃家岗街道、渝碚路街道、沙坪坝街道、童家桥街道、小龙坎街道、新桥街道等7个街道解除临时管控措施,按不同风险等级实行分类管理。同时,对达到要求的部分风险区进行调整,其中:高风险区调整为中风险区的有10个、中风险区调整为低风险区的有13个。

黄可欣说,为方便群众出行,该区在低风险区内开通了5条临时封闭运行公交线路,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可在区域内正常运行,但不得跨区域运行,以保障区域内居民基本出行需求。有关单位经批准可逐步有序恢复生产经营秩序。

南岸区

现有高风险区6个、中风险区13个、临时管控区9个

南岸区政府副区长刘露通报,8月28日以来,该区累计报告阳性病例13人,其中,1人有区外涉疫场所暴露史,9人为其密切接触者,1人为其居住楼栋高风险区人员,另外2人在8月28日扩面核酸检测中发现。

刘露说,自8月28日启动临时管控区划分以来,该区及时对临时管控区范围进行了2次调整。调整后,南岸区现有高风险区6个、中风险区13个、临时管控区9个,南坪镇、花园路街道、铜元局街道、南坪街道、海棠溪街道全域除中、高风险区,临时管控区以外的其他区域均为低风险区,有效保障了社会面正常运转。

刘露介绍,该区于29日早上8点启动连续三轮区域核酸筛查工作。为保障安全、有序、高效推进核酸筛查,该区设置采样点341个、采样台1264台。截至目前,已完成第一轮区域核酸采样,共885892人,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目前,南岸区已启动第二轮区域核酸筛查。

 

8月30日起,进公共场所,必扫必验“渝康码”

8月30日,据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综合办协调调度组组长瞿强介绍,经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自即日起,进入公共场所均需查验“渝康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综合办已向社会公开发布《关于严格落实公共场所“渝康码”验码工作的通知》。

 

交通场站实行“进站即查”

宾馆酒店查验“渝康码”“行程码”

一是交通枢纽。全市机场、火车站、省际长途汽车站、港口码头等交通场站,严格实行“进站即查”。“渝康码”为红码、黄码、弹窗的人员不得进站,不得乘坐中心城区城市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入渝码”弹窗人员不受此限制。

二是宾馆酒店。登记入住需严格查验“渝康码”“行程码”,对“渝康码”为绿码的,可正常登记入住;对“渝康码”为绿码但“行程码”显示旅居史涉及涉疫地级市的,需扫描“社区报告二维码”凭社区报告记录登记入住;“渝康码”为弹窗、黄码的,出示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就近进行核酸检测后,可办理登记入住手续,其中“入渝码”弹窗人员不受此限制。红码人员由属地社区临时管控。

大中型商超和农贸市场、商贸文旅场所

实行“入场即查”

三是大中型商超和农贸市场。实行“入场即查”,进入人员需测体温、查验“两码”、扫场所码,红码、黄码、弹窗人员不得进入;“行程码”显示为市外来渝返渝人员的,需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四是商贸文旅场所。包括餐饮场所、景点景区、健身场所、棋牌室、酒吧、电竞场所、网吧、KTV、文化艺术和体育科技培训机构、洗浴中心、影剧院等文化娱乐场所,实行“入场即查”,绿码人员准入,红码、黄码、弹窗人员不得进入。对于未使用或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人、儿童等群体,实行凭有效身份证登记、亲友代办、出示“行程码”等替代措施。

户外大型活动场所实行“围栏”管理

医疗机构分类别进行“渝康码”验码

五是大型活动场所。户外大型活动场所因地制宜实行“围栏”管理,合理设置出入口;室内大型活动场所,在每个进口查验“渝康码”。持“渝康码”绿码通行,红码、黄码、弹窗人员不得进入。

六是医疗机构。对就诊人员,“渝康码”为绿码且“行程码”显示旅居史不涉及涉疫地级市的,可正常就诊。“渝康码”“行程码”异常的普通门诊患者,由医疗机构安排专人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立即进行核酸检测,并闭环诊疗;急危重症患者由医疗机构将病人转至发热门诊或相对独立区域进行单间隔离紧急救治,同时开展核酸检测。对就诊人员的亲属、朋友,住院病患的陪护人员等,“渝康码”为绿码且“行程码”显示其旅居史不涉及涉疫地级市的,可进入医疗机构;“渝康码”“行程码”异常的,不能进入医疗机构;发现红码人员由属地社区临时管控。

 

对村(社区)当面报告的来渝返渝人员

查验“渝康码”“行程码”

排查近7天行程轨迹

七是村(社区)。对到村(社区)当面报告的市外来渝返渝人员,将严格查验“渝康码”“行程码”,排查近7天行程轨迹。有物业管理的居民小区由物业服务企业履行排查职责,没有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单体楼等由社区落实网格化服务管理,农村散居院落由村(居)委会组织村(居)民小组、义务巡逻队员等力量开展联户联防。对“渝康码”为绿码但“行程码”显示旅居史涉及涉疫地级市的,对照国内重点地区来渝返渝人员健康管理政策分类处理。对“渝康码”为弹窗的,引导其就近进行核酸检测。对“渝康码”为红码、黄码的,排查近7天行程轨迹,查明原因后对照国内重点地区来渝返渝人员健康管理政策管理。

 

重庆部分高校调整开学时间 同时安排线上教学

近日,重庆部分高校发出延期开学通知,通知学生延期返校、延期开学,并开始有序安排线上教学工作。

重庆大学:网课已经开始

重庆大学非2022级本科生教学计划不变,8月29日至师生员工返校前,任课教师按照现有教学安排,开展线上教学活动。

2022级本科生,8月31日—9月4日选课,9月5日开始上课。9月5日至学生返校前,开展线上教学活动。

西南大学:新生9月8日至9日线上预报到

西南大学2022级新生9月8日至9月9日线上预报到,9月10日至9月12日开展线上入学教育,9月13日起开始线上行课;2022级本科新生军训延期举行,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其他年级学生9月5日起开始线上行课。目前未返校的其他年级学生暂缓返校。补考缓考等考试工作安排另行通知。

教职员工9月1日起正式上班。任课教师做好线上教学准备,保障线上教学质量。               (下转6版)

 

来渝返渝、市内流动,

将这样查验“渝康码”“入渝码”

8月30日,重庆市交通局副局长陈永忠从交通场站、高速公路下道口和城市公共交通两个方面,介绍了重庆交通部门落实“渝康码”“入渝码”查验工作情况。

交通场站、高速公路下道口

“渝康码”为红码、黄码、弹窗的不得进站

进站环节

全市机场、火车站、省际长途汽车站、港口客运站等交通场站实行进站查验“渝康码”。

对于“渝康码”为红码、黄码、弹窗的不得进站,其中,“入渝码”弹窗人员不受此限制。

对红码人员,由交通场站立即报告属地社区进行处理;对黄码、弹窗人员,做好政策宣传和解释工作,告知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全程佩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可乘坐出租车、网约车。

出站环节

①查验内容:全市机场、火车站、省际长途汽车站、港口客运站和高速公路下道口等交通口岸,应设置中高风险区来渝返渝人员专用通道,按全国重点排查地区和非重点排查地区分类查验。

②查验流程:

全国重点排查地区来渝返渝人员:查验通信行程卡—扫描“入渝码”—扫社区报告二维码—现场1次核酸采样—发放告知书—离开;

全国非重点排查地区来渝返渝人员:查验通信行程卡—扫描“入渝码”—发放告知书—离开。

③管理措施:

7天内有中、高风险区旅居史人员:由目的地区县闭环接回,按规定进行处置;

“渝康码”红码人员:交通场站立即报告属地社区进行处理;

黄码、弹窗人员:做好政策宣传和解释工作,告知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全程佩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可乘坐出租车、网约车;“入渝码”弹窗可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但不能参加聚餐活动,不能参加会议和商务活动,不能前往商场、影院等人员密集和空间密闭的公共场所。

城市公共交通

“渝康码”为红码、黄码、弹窗人员,

不得搭乘中心城区轨道交通和地面交通

“渝康码”为绿码人员:在规范佩戴口罩的情况下,可以乘坐中心城区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

“渝康码”为红码、黄码、弹窗人员:应遵守国家和我市疫情防控相关规定,不得搭乘中心城区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入渝码”弹窗人员不受此限制。

据重庆发布、《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