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电子版 > 2022.08.11期 >
A02-合川组织新时代大学生 开展“走进合川·调研人文历史”主题活动

A02-合川组织新时代大学生 开展“走进合川·调研人文历史”主题活动

“走进重庆·筑梦双城”

合川组织新时代大学生

开展“走进合川·调研人文历史”主题活动





近日,在合川区委组织部和团区委的组织下,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共计43名大学生共同参与了“走进合川·调研人文历史”主题活动。本次活动选取了合川区钓鱼城以及涞滩古镇两处名胜古迹为调研地点。

当日上午,三校大学生来到钓鱼城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近年来,为加强钓鱼城的历史文化价值传播,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合川区实施了革命(抗战)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市地标性古建筑等系列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深化钓鱼城遗址的价值研究,让埋藏在钓鱼城山上的文物、沉睡在范家堰遗址中的遗产、书写在古籍卷宗里面的文字“活”起来,切实履行“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推动文化和旅游真融合、深融合。

随后,三校大学生来到涞滩古镇考察调研。“十三五”以来,合川区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活力,推动涞滩镇乡村振兴试验示范点建设。涞滩镇结合自身的区域优势,通过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千年历史文化古镇,发展以“涞滩古镇”为核心的旅游度假村;并通过建设农文旅融合品牌,先后培育了浓涞科技园、富红农业生态园以及小龙虾养殖基地,发展观光果蔬园等产业。截至目前,涞滩镇依托古镇旅游资源,建成景点20余个、精品民宿13家,年接待游客超7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00万元。

在此次“走进合川·调研人文历史”主题活动中,三校大学生们感受了合川区悠久的历史文化,体会了乡村振兴的显著效果,在实践中触摸历史、感受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

通讯员 付涛

 

“警”防溺水,平安一“夏”

南川区青年民警走进社区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活动




8月4日,南川区公安局团委组织青年民警走进西城街道开展防溺水宣传进社区活动,为孩子们带来一堂防溺水安全教育课。

在小区游泳池边上,南川区公安局团委书记、政治处警务训练科科长黎小兵结合近年来发生的溺水案例,为孩子和家长们讲解了暑期“防溺水”的重要性,并和同事默契配合,手把手演示了“水母漂”和“背浮式”自救方法,帮助小朋友们掌握基本的防溺水技能。

除了自救常识,黎小兵还为小朋友们讲解了营救溺水人员的常识和方法,提醒大家发现有他人溺水时,不可轻易擅自下水施救,而是要第一时间寻找大人的帮助或拨打110、119报警;同时提醒大家,不到易发生溺水事故的危险地带、水域玩耍,不私自下水游泳,严禁在无家长带领下游泳或戏水。

随后,青年民警们还在现场发放了防溺水宣传单,帮助家长进一步筑牢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要求家长切实做好对子女的教育和监管,严防溺水事件发生。

此次活动提醒了家长要重视孩子的暑期安全教育,增强了家长关注孩子安全的意识,还提高了孩子们的防溺水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真正做到了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通讯员 赵忠康

 

聚焦“心·希望工程”

梁平团区委开展防拐安全教育志愿服务活动


为提升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保障未成年人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近日,梁平团区委组织“返家乡”大学生走进青少年之家,开展防拐安全教育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者们深入太和社区、皂角社区、和清社区等青少年之家,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结合现实案例,向少年儿童讲述犯罪分子常用的“问路引路”“物质利诱”“假冒亲友”等拐骗小伎俩,告诉儿童们当遇到犯罪分子拐骗时,要冷静处理,寻找机会,采取大声呼救、悄悄传递纸条、向警察或身边的人求救等自救方法,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精彩的“防拐防骗”课。

随后,志愿者们组织孩子们开展了防拐角色扮演、被拐场景模拟等小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提升防拐防骗认识。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纷纷表示,今后一定会识破坏人伎俩,不轻易被坏人蛊惑。

此次活动,使少年儿童掌握了防拐的知识和技能,增强了少年儿童的自护能力和意识。下一步,梁平团区委将持续开展“心·希望工程”活动,将心理健康、关爱帮扶、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内容融入到校外教育中,做好青少年权益维护工作,构筑青少年安全堡垒。

通讯员  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