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电子版 > 2023.03.23期 >
A02-重庆市“小小志愿者”农耕劳动实践教育示范基地揭牌仪式

A02-重庆市“小小志愿者”农耕劳动实践教育示范基地揭牌仪式

重庆市“小小志愿者”农耕劳动实践教育示范基地揭牌仪式暨

首场市级教育实践示范活动举行




3月18日上午,重庆市“小小志愿者”农耕劳动实践教育示范基地揭牌仪式暨首场市级教育实践示范活动在潼南区玉溪镇举行。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周松,团市委副书记杜远,潼南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礼兵出席活动。团市委、潼南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重庆巴蜀小学、重庆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重庆江北区新村实验小学和社会招募的“小小志愿者”、家长等共计150余人参加。

揭牌仪式上,杜远介绍了重庆市“小小志愿者”农耕劳动实践教育示范基地的相关情况。与会领导和嘉宾现场为示范基地揭牌。揭牌仪式后,“小小志愿者”在家长的陪同下,开展首场市级教育实践示范活动,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分组实践农耕劳动,并参与玉溪石刻、玉溪竹编、玉溪石工号子、玉溪本草酒曲制作等非遗文化以及“土货集市”活动。

重庆市“小小志愿者”农耕劳动实践教育示范基地由团市委、市少工委联合相关部门共同探索打造,旨在引导“小小志愿者”走进乡村、认识乡村、热爱乡村,并通过农耕劳动实践教育的方式,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涵养“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同时也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不断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乡村振兴、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小小志愿者”雷曜诚说:“这次农耕劳动实践活动,我刚开始感觉很新鲜、很好玩,栽了半个多小时后就感到腰酸背疼,这让我深深明白农民伯伯的辛苦,加深了我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理解。我还体验了玉溪石刻、玉溪竹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遗文化蕴含了重庆人民的智慧和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代代流传下来的,我们一定要呵护好、传承好、弘扬好。”

家长雷亮表示:“作为家长,我非常支持孩子参加劳动实践,希望通过生产劳动和动手实践,培养小朋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并养成珍惜劳动成果、节约粮食的好习惯,这对孩子的成长发展非常好。”

据悉,位于潼南区玉溪镇五通村的示范基地为全市首个联合打造的市级示范点,占地面积约10亩,设置公共种植区、特色种植体验区、牲畜养殖区3个功能区。公共种植区,主要用于当地的农作物轮耕种植,通过500名队员接力行动,体验农作物种植、维护、收获、产品出售全过程;特色种植体验区,尝试露天种植和大棚种植两种形态,分别种植季节性常规蔬菜、新型蔬菜、特色水果等,队员根据每次参与活动的季节特点,随机参与种植体验;养殖体验区,主要用于饲养鸡、鸭、鹅、兔等,在之后的活动中,队员可现场进行喂养体验。该基地将作为“小小志愿者”市级总队的专属农场,并逐步配套完善农业耕种教学、非遗文化体验、农产品集市等特色主题活动,将在每个周末向“小小志愿者”常态化开放。

据重庆日报

 

第二届重庆市青少年

智能机器人编程大赛复赛顺利举办

近日,由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委、市科技局、市文化旅游委、团市委、市少工委主办,巴南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教委、区科技局、区文化旅游委、团区委、区少工委承办的重庆市“红领巾之声”系列活动——第二届重庆市青少年智能编程大赛复赛(第二场)在巴南区南城巴川学校顺利举办,来自12个区县500多支队伍,约1500名选手参加此次比赛。

据悉,本次大赛以“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分设高中组、初中组、小学组三个组,设置火星农耕新文明、火星资源运输挑战赛、火星探路者、火星家园计划、火星保卫战、火星救援遥控赛、火星救援程序赛等7个项目,以跨学科、跨领域的方式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相关知识的热情与兴趣。

竞赛内容涵盖数据采集、模型训练、计算机视觉、编程知识、模型推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多技术交叉融合。通过模拟火星登陆、火星探险和火星基地建设以及火星救援等富有挑战性的比赛项目,自行设计和制作机器人,编写机器人运行程序,现场调试和操作机器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下一步,团巴南区委将大力开展科技普及、科技比赛等活动,激发青少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意识,提高青少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青少年的数字科技素养,在青少年科技教育这条道路上走深走实,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据青春巴南

 

潼南区青年讲师团进校园 点亮青少年信仰之灯


为持续深化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团员和青少年深入学习领会大会精神,增强与党同心、跟党奋斗的坚定意志,近日,团潼南区委在梓潼中学开展“榜样面对面”党的二十大精神青年讲师团宣讲活动。

活动中,潼南区教育团工委书记、青年讲师团成员曾巾力围绕党的二十大主题、主要成果等方面,联系工作实际、结合自身学习思考,对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了宣讲。通过身边真实案例和工作体会,为青少年们带来了有高度、有深度又接地气的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报告,鼓励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过本次宣讲,青少年们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深刻内涵有了初步掌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更加坚定,并敢于走上讲台,分享自身心得体会。大家纷纷表示,今后要更加刻苦学习,练就过硬本领,勇于拼搏奋斗,不负光阴、不负韶华。

下一步,团潼南区委将深入实施“青年讲师团”计划,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阐释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让广大青少年有共鸣、能共情,带领广大青少年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中走在前、作表率,为建设潼南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据潼南共青团

 

渝中区“智小青”上岗培训

助力老年人享受智慧生活


当前,智能化、数字化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既让生活更加便捷,也让一部分老年人“无所适从”。为帮助老年人融入智能时代,在2022年工作试点的基础上,团渝中区委专门建立一支由高校学生、企事业单位热心青年等组成的“智小青”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实施“银发微课堂”项目,助力老年人提升智能体验、乐享智能生活。

近日,渝中区“智小青”志愿服务上岗培训正式启动,来自全区各行各业的50余名青年志愿者做好上岗准备。

培训中,青年志愿者们对“智小青”志愿服务的整体规划、服务内容和服务要求有了深入了解,并根据老年人的接受能力,一起完善了“银发微课堂”专项课程,并开展了试讲和经验分享,使志愿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智小青”们纷纷表示,将结合老年人的具体实际,进一步优化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方法,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积极的现场互动帮助老年群体提升智能化应用操作能力。

据了解,团渝中区委联合各街道团工委正在收集社区服务需求,渝中区“智小青”志愿服务队也将陆续走进渝中各个社区,充分发挥青年优势,开展老年群体智能手机操作、防诈骗小妙招等系列培训,增强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切实以青年志愿服务助力社区治理。

据渝中共青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