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2023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以下简称“阿里数学竞赛”)获奖名单正式出炉。5万余名参赛选手经过两轮角逐,最终产生了4名金奖、6名银奖、10名铜奖和50名优秀奖获得者。来自重庆的17岁学生瞿霄宇成为该项赛事历史上最年轻的满分金奖得主。
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阿里巴巴公益、阿里达摩院联合举办,面向全球数学爱好者,通过设置趣味赛题,激发人们对数学的热爱,从而关注这门基础学科。该竞赛已连续举办五年,共吸引了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5万人次参与,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在线数学竞赛。
作为阿里数学竞赛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满分金奖得主,本届大赛唯一的满分选手、年龄仅17岁、在北京大学读大二的瞿霄宇谈及获胜的感受时说:“我一点都不‘天才’,我很菜。数学越学越觉得不懂的地方多了,自己很渺小。”说这话的时候,瞿霄宇很认真。
瞿霄宇回忆,小学五六年级时,他就开始自己看《数学分析》,两年多时间里反复看了两三遍,被里面的严谨推理和美妙定理所深深吸引。进入重庆巴蜀中学后,在老师指导下,他开始学习更多的高等数学知识。去年7月,还在读高一的他就代表国家队出征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满分金牌,随即被保送北大数学学院。
“不在课堂的时候,我多数时间可能在自习室或者琴房。数学和钢琴是我最喜欢的东西,这两者存在共通之处,都是美妙的艺术。”瞿霄宇说,“数学很美,我喜欢数学的对称性,极致的对称性。而钢琴更像是我的心事托付,每天弹琴30—40分钟,能让自己很好地放松。”目前,瞿霄宇的钢琴水平已经达到业余表演级。
“即便在北大数院,像瞿霄宇这样的学生也很罕见,他的知识面很广、想得很深。”青年数学家杨诗武是北大大一基础课《数学分析》的授课老师,曾在课堂上被瞿霄宇“挑战”过。“考虑是面向大一同学,我希望讲简单点,但瞿霄宇明显想得很深。”杨诗武说。
其实,今年已经是瞿霄宇第二次参加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去年他只得了优秀奖,今年就拿到了唯一的满分金牌,进步之快,让杨诗武也颇为惊讶:“阿里数学竞赛尤其是决赛,还是很考察选手的知识面和思考深度的,一般来说,本科生并不占优势。”但对瞿霄宇来说,对此最直观感受只是:“去年做了八个小时,今年只做了五个半小时,今年这些题目我都会做。”
瞿霄宇的指导老师、被誉为“北大数学黄金一代”的肖梁点评称,瞿霄宇除了有数学技巧,更有超出同龄人的数学视野。
“我们向取得优异成绩的选手颁奖,更向热爱数学的每一个人致敬,你们展现了数学的无限魅力和可能。”阿里巴巴达摩院院长张建锋表示,“数学是科学的基础,其价值不在于朝夕,而关乎未来。”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孙利军说:“五年来,阿里数学竞赛这项公益赛事已‘走出’了10余名新生代数学家。希望通过这个舞台,激发大家对于数学和基础科研的热情,鼓励更多人热爱科研、投身科研。”
据重庆日报网
“炎热酷暑遇危难,重庆好人挺身出。救人大恩永不忘,人间大爱胜亲人!”近日,一封来自北京的感谢信发到重庆市出租汽车公司(以下简称市租公司)第四分公司。
信是北京苏女士发过来的,要感谢重庆两位出租车驾驶员及朋友一行,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人在旅途
重庆的哥夫妇救助晕倒老人
8月底,家住大渡口区的市租公司第四分公司出租车驾驶员张瑞平、曾信华夫妇,邀约朋友一起自驾广西北海市涠洲岛休假旅游。8月26日上午10点多钟,涠洲岛鳄鱼山景区,烈日高照,气温超过38℃,空气又湿又闷。张瑞平、曾信华夫妇一行刚走进景区大门,正准备到山崖下的海边游览拍照,就突然听到山路前面人声嘈杂,有游客高声呼喊求助:“不好了,有老人昏倒了。这可怎么办……”
夫妇俩闻声连忙跑上前去,拨开围着的慌乱人群,发现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太太瘫靠在山路旁边的土坡上,面色苍白,已处于晕厥状态。老人身旁,她的女儿一边吃力地抱着母亲,一边慌乱地呼喊求助,但现场游客同样感到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应对。
有多年出租车驾驶经历和紧急情况应对经验的张瑞平、曾信华见此情景,以重庆人特有的热心肠伸出了援手。丈夫张瑞平先向老人的女儿表明身份:“我们是重庆市租公司雷锋的士的出租车驾驶员,学过应急救护,你家老人看状况应该是中暑了,不要慌,我们来帮你……”
他一边翻找随身携带的防暑药,一边让大家保持安静。妻子曾信华则一个箭步上前,抱住老人的肩膀,一只手臂枕着老人的头,另一只手从丈夫手中接过药物,凑到老人嘴边,喂老人慢慢喝下。
与此同时,张瑞平又向苏女士询问老人有没有慢性病,是否需要通知景区和120。在大家的共同帮助下,原本晕厥无法站立的老人逐渐缓了过来,慢慢意识恢复。大家随即把老人扶到石梯上坐下休息,通过聊天纾解老人的紧张情绪,大约十分钟过后,老人完全清醒。
千里之外
获救者发来感谢信
苏女士告诉大家,母亲孙阿姨今年66岁,生活在北京,今年夏天她专门休假陪母亲到涠洲岛旅游看海。母亲身体一向比较瘦弱,虽然涠洲岛的气温跟北京差不多,但湿度大又闷热,加上母亲游览时很高兴,走得比较快,疏忽了防暑防晒,这才突然中暑晕倒。
缓过来的孙阿姨连连对张瑞平、曾信华夫妇一行人表示感谢,并探问他们的姓名,是哪里人,张瑞平、曾信华夫妇留下电话,并叮嘱如果再遇到什么紧急情况,可以随时打电话找他们帮忙。
苏女士感激不已,邀请张瑞平、曾信华夫妇去北京,一定要打电话、到家里玩。随后张瑞平、曾信华夫妇一行人与苏女士母女俩分手,继续到涠洲岛各处游玩。
前几天,张瑞平、曾信华夫妇一行人才结束了愉快的自驾游,回到工作岗位上班,完全把在北海涠洲岛遇到的这段小插曲忘记了。但心怀感激的孙阿姨、苏女士回到北京,把旅途中发生的这件事告诉亲戚朋友后,大家都觉得要好好感谢这群热心的重庆好人。
于是,苏女士查找到张瑞平、曾信华夫妇所在的市租公司四分公司,并从千里之外发来感谢信,希望单位能表彰他们急公好义、热心救人的行为。
“夫妻俩经常助人为乐,圈子里很出名哟。”市租公司四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张瑞平、曾信华夫妇是重庆“雷锋的士”志愿服务队市租支队四大队的五星级出租车驾驶员。
夫妻俩还荣获重庆好人、中国好人、重庆首届十佳文明驾驶人、重庆十大优秀志愿者、全国优秀志愿者、全国十大见义勇为好司机、全国奥运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等众多的荣誉称号。
据《重庆晨报》
门头沟区位于北京西部,山区面积较大,便民服务不畅一直困扰着山区人们的生活。最近,一位快递小哥的故事在门头沟火了。
管乾宏的故事,要从他与门头沟的缘分说起。
管乾宏来自内蒙古,初中毕业后就来北京闯荡,从干洗店的学徒工做起,干过很多行当。2016年,他接触到快递行业,成为一名快递小哥,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干了几年,管乾宏和朋友合伙承包了韵达快递在门头沟的业务,成为北京安通韵达代理有限公司的经理。
“门头沟区跟北京其他城区有很大不同,这里98%面积是山区、平原只占2%,其中山区有7个镇和1个街道,一共有144个自然村,最远的乡镇离门头沟城区直线距离70多公里……”经营展开后,管乾宏发现,门头沟区山区乡镇派送是个老大难——距离远、件量分散、派送难、老百姓取件更难。
“这些村子的位置非常分散,快件没法合在一趟车里,要分好几趟车来送,这对快递行业来说成本很高,也很难像城里一样挨家挨户送到门口。”这种费力又不挣钱的活儿,许多公司“敬而远之”。
出身农村的管乾宏深知快递不能直达的苦恼,“许多在城里上班的年轻人,想给家里老人买点东西,最愁的就是东西送不到家门口。”管乾宏决心想办法解决快递进山的问题。
管乾宏开始在门头沟区铺设快递驿站。他跟一些小超市和饭馆合作,在居民楼附近集中设点,收寄快递。快递驿站完成了最基本的末端服务,但管乾宏发现,便捷度还是不够,“住在村里的老大爷、老大妈还是离得远,为了取一趟快递,要走三四公里的路。”
2019年,北京市邮政管理局开始推进快递进村项目进度。管乾宏抓住这个机会,多次与王平镇政府沟通:“我们可以像在城区那样,在村里安装几组智能快递柜,方便居民取件。如果不放心,可以先找几个村子试点看看效果。”
试点先在王平镇色树坟村开始。铺设设备的时候,一位老大爷得知他们正在安装的是快递柜,面露惊喜,“那可真是太好了。以前我们取快递要到镇上去,离这还有三四公里,我得骑个自行车,或者拉个小推车,你们要是能给送到这儿来,可是给我们解决了大难题了。”老大爷的话也打消了管乾宏之前的顾虑——看来村里的老人还是欢迎快递柜的。至于有些老人不会操作的情况,他也想到了,请村委会的人帮忙代取或者从旁指导,老人取件难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试点的效果不错。很快,他们就在王平镇的8个点位铺设了8组智能柜,辐射到王平镇的20多个自然村,成为门头沟区第一个快递进村全覆盖的试点工程。村民可以足不出村,就收寄快递了。“现在一天能有1500票左右的快件,也就是说,智能柜一天能帮1500多户居民便捷收件。”这个小目标的实现,让管乾宏很受鼓舞。
7月31日,北京市遭遇了历史罕见特大暴雨。洪水过后,快递驿站大都被冲毁,山上的快递柜也受损。这些日子,管乾宏正忙着对快递柜进行检修。他说:“现在,门头沟正在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快递运输行业自然也是重要力量。请相信快递小哥,我们一定会不辱使命,为门头沟灾后重建贡献应有力量。”
据京报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