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打造微度假产品的周杰——
把度假地开在“悬崖边边”
周杰,重庆璞崖旅游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他将一家闲置度假地改造成了网红地,节假日一房难求。
这个“悬崖边边”的度假地项目,获得第七届渝创渝新创业大赛优胜奖。
在重庆綦江区石角镇,有一个堪称世外桃源的度假胜地——悬崖边边FAMILY度假地·山璞。它坐落于海拔近1000米的台山悬崖边,总占地面积约100亩,坐拥600米全景悬崖,20公里极目视野,可远眺万盛南天门群山升腾、日出云海。
重庆璞崖旅游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杰,是一位新潮又充满探索欲的“95后”。2023年,他和两位朋友将这处闲置的度假地从一家民企接手过来,经过一番精心打造后,度假地得以盘活。如今每逢节假日,度假地的客房格外紧俏,提前一个月就被抢订一空。
乡村梦的开始
周杰的第一份工作,是做活动策划。经过两年的磨练,他决定开一家婚庆公司。然而,婚庆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他所开办的婚庆公司逐渐入不敷出。随后,周杰便转战进军广告领域,凭借创新的理念和专业的团队,为客户提供独具创意的广告方案,所创办的广告公司也小有规模。
后来随着乡村文旅的火热兴起,不少年轻人都回到家乡寻找发展机会。周杰也及时捕捉到这一商机。
2019年,周杰和朋友在一次周末春游中“整起了活”,几个年轻人利用公司设备和活动策划经验,在春游现场搞起了有趣的游戏,迅速吸引了周围人参与。“第二年还有人给我打电话,问我还办吗,遗憾去年没参加上。这些活动能让一群陌生人快速玩到一起,不仅能够加深彼此的了解和友谊,还能共同创造愉快的社群氛围,提升社群的活跃度和凝聚力。”周杰说,正是这次春游,让他意识到将社群活动的概念和乡村文旅结合大有玩法。
扎根“悬崖边边”
在这之后,周杰又和朋友陆续组织了几场以露营聚会为主要形式的社群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次和朋友闲聊,了解到在石角镇有一家闲置的度假地,地理环境特别优越,于是他和朋友商量把度假地盘过来,想用社群活动的概念重新打造运营。
“当我提出想法之后,另外两个朋友很支持,于是我们立马就行动起来了。”周杰笑着说道,志同道合加行动力强的朋友,也是自己创业能坚持下来的力量之一。
正如“山璞”二字一样,怀揣着像大山一般的低调务实和像璞玉一般藏巧于拙的期望,在海拔近1000米的石角镇刘罗坪悬崖边,周杰引入“一价全包”度假模式,始终笃信“运营为先,落地为本”的产品观念,以“一家人的完美假期”为产品策划出发点,将策划、设计、施工与运营完美结合,开创重庆地区家庭度假新模式。
但由于度假地全新打造投入大,很快周杰就面临资金缺乏的难题。度假地项目已经全面启动,此时不可能随意放弃。好在经团綦江区委的介绍,周杰了解到“青锋计划”并成功申请到一笔贷款,解决了燃眉之急。
创业之路充满艰辛。悬崖边边FAMILY度假地·山璞刚开业时,怎么更好地把度假地宣传推广出去,这也让周杰直犯愁。想到自媒体是很好的宣传平台,于是周杰和朋友商量后,开通了抖音、小红书、视频号、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账号,大家一起摸索结合当下热点和年轻人喜欢的内容做起了宣传。
在重整资源后,周杰及团队选择参考国内外杰出度假产品的成功案例,深入剖析,审慎研讨,深挖细节;无数个通宵的奋战,无数次激烈的争论,仅用70天便完成了产品升级改造和内容植入。2023年“五一”期间,度假地精彩亮相,完美开业。
打造更多微度假产品
“创业是件很辛苦的事,因此创业的方向要尽可能明确,优质的产品需要落地,落地的过程更需要契合市场。”开业一年以来,周杰始终坚守“重视每个家庭成员度假感受”的初心。在一次次客人的好评和赞誉中,“在微度假领域站稳脚跟”的小目标也基本达成,累计营业额达500万元。
悬崖边边FAMILY度假地·山璞项目还获得第七届渝创渝新创业大赛优胜奖等奖项,度假地的顺利运营,也为附近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收入。
谈及未来,周杰充满了干劲和信心。他说,将以悬崖边边FAMILY度假地·山璞为基点,打造更多的微度假产品,从綦江起步,从家乡开启,为重庆的微度假事业奋斗不止。
(记者 罗雯)
多部门联合开展“春暖农民工”返乡就业服务行动
重庆筹集50万个岗位留人留心
日前,记者从市人力社保局获悉,我市多个部门联合开展“春暖农民工”返乡就业服务行动。春节期间,我市将筹集50万个涵盖建筑、制造、家政、物流、餐饮等领域的就业岗位供农民工选择。
春节期间,我市将在高铁站、汽车站、高速路服务区等主要交通枢纽和集散地,以及全市各邮政网点、“邮爱驿站”设置1000个农民工返乡服务站点。这些站点将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免费茶水、咨询引导、行李搬运、就业推介等多元化服务。
为实现农民工求职与岗位的精准匹配,春节期间我市将推出农民工求职登记“一码通”服务。农民工只需轻松扫二维码,就可以登记个人求职需求。
全市2.3万名劳务经纪人将积极行动,为有就业创业意愿但暂无合适工作的农民工提供“1131”就业服务,即至少进行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个岗位推荐、1次技能培训,为农民工就业创业提供全方位支持与指导。
针对有返乡创业意愿的农民工,还将分别组织100场返乡创业座谈会和1000名创业者园区对接行。值得一提的是,春节期间,我市还将筹集50万个涵盖建筑、制造、家政、物流、餐饮等领域的就业岗位,并深入挖掘以工代赈、就业帮扶车间等就地就业岗位,为农民工提供丰富多样的就业选择。
在此基础上,我市还将结合“春暖农民工”“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活动,在各区县人力资源市场、市政广场、乡镇集市、零工市场举办1000场现场招聘会,促进农民工与用人单位供需精准对接,全力推动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据新重庆-重庆日报)
【服务信息】
奖补20万元至3000万元
重庆出台15条政策
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
1月16日,数字重庆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若干政策》(以下简称《政策》),拿出15条“真金白银”政策,对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给予20万元至3000万元不等的奖补资金。
《政策》中的15条惠企帮扶举措,面向智能工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数字化应用平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多个行业领域,由市经济信息委、市大数据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委等多个市级部门及各区县政府作为责任单位予以实施。
“《政策》对制造业企业的扶持倾斜力度很大。”市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比如《政策》提出,对智能工厂建设项目择优给予最高300万元奖补,对未来工厂建设项目择优给予最高500万元奖补;对获得“灯塔工厂”称号的企业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项目择优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补;对完成揭榜的工业领域细分行业产业大脑项目给予每个200万元建设补助等。
对于近年我市持续推动的“满天星”行动计划,《政策》也提出多项帮扶举措。比如,聚焦楼宇收储的使用面积、新增企业数、新增从业人员等指标,出台中心城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评价奖励办法,并根据排名给予最高3000万元资金奖励;鼓励中心城区组织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揭榜”应用场景项目并进行年度考评,根据排名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对首次进入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清单的,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支持建设重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根据服务绩效给予单个平台最高200万元奖励等。 (据新重庆-重庆日报)
我国将从四方面加强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包括外卖骑手在内的新就业形态人员,全国已有8400万人。针对这部分劳动者权益保障的短板和弱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将继续积极探索,完善政策措施,不断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这位负责人介绍,将进一步落实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政策措施,在通过加强零工市场建设、健全培训措施帮助劳动者实现多渠道就业的同时,稳步提高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改善劳动者工作和生活条件。
面对数字时代灵活化、复杂化、多样化用工形式带来的挑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强化企业用工指导和监督,积极推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系列指引指南,引导平台企业及合作企业与劳动者依法订立劳动合同、书面协议,合理确定劳动报酬,科学安排工作时间,公平制定平台劳动规则,不断提高企业依法合规用工水平。
健全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也在稳步推进。据了解,在7省市7家规模较大平台企业开展的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累计参保已超过1000万人。
“我们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同时,要全面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户籍限制,研究完善促进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办法,为参保人员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这位负责人表示。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