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北京头条客户端
自然出版集团旗下的期刊《科学报告》,4月25日在线发表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研究团队对尾羽龙科研究的最新成果。博士研究
自然出版集团旗下的期刊《科学报告》,4月25日在线发表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研究团队对尾羽龙科研究的最新成果。博士研究生裘锐等的论文描述并命名了发现自辽宁义县王家沟早白垩世义县组的一尾羽龙科新属种——干戚刑天龙。
干戚刑天龙与其它已知的尾羽龙科属种的主要区别包括背椎椎体侧凹接近椎体背缘,肩胛骨长度短于肱骨,尺骨长度与肱骨接近,桡腕骨角度较小,第I掌骨长度不足第II掌骨的40%等,系统发育结果显示干戚刑天龙为一原始的尾羽龙类。干戚刑天龙的手部第III指虽然没有完整保存,但明确保存的第III指爪和部分指节的特征显示其第III指并没有像尾羽龙那样特化缩小。除此之外,干戚刑天龙手指指节的韧带窝较小,而尾羽龙的手指指节的韧带窝极大。综合来看,干戚刑天龙的手部特征更接近其它兽脚类恐龙而不同于尾羽龙。研究者以此为契机全面梳理了窃蛋龙类手部的演化。研究显示窃蛋龙类的手部演化非常复杂,在尾羽龙科、新颌龙科、窃蛋龙科都有各自不同的演化趋势。
干戚刑天龙的正型标本及线条图
干戚刑天龙的发现还为桡腕骨角度在虚骨龙类的演化提供了新的信息,其桡腕骨角度为39°,与虚骨龙类桡腕骨角度整体演化趋势相吻合。证明了窃蛋龙类的桡腕骨角度初期其实比较小,在后来的演化中才逐渐增大,与鸟类趋同。
干戚刑天龙的属名“刑天”来源于中国神话人物刑天,《山海经》记载刑天本为一大将,在战争中被斩首,但被斩首后的刑天仍斗志不减,手持武器干戚(一种斧头)继续战斗。新标本因缺失头部,研究者以“刑天”作为其属名,以刑天的武器“干戚”作为种本名。
供图/古脊椎所 裘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