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北京头条客户端
5月11日,西城区教育大会召开,推出《加快推进西城区教育全面提升实施方案(2018--2020年)》和《西城教育现代化2035》。北京青年报记者从现
5月11日,西城区教育大会召开,推出《加快推进西城区教育全面提升实施方案(2018--2020年)》和《西城教育现代化2035》。北京青年报记者从现场获悉,今年起,西城区将实施“百年树人工程一一班级导师制”,通过跟踪指导,服务学生的终生发展。该工程初步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区范围推开。2019年的主要任务是回溯已毕业的2015-2018届高中毕业生,建立并完善高中毕业生的班级导师制工作体系。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百年树人工程一一班级导师制”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是针对西城区的高中毕业生实行的导师制,即学生高中毕业后,高中阶段的导师要继续追踪培养;二是针对西城区各中学在校生实行的“班主任+导师”制,即分别聘请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三年级班主任分别作为初中和高中在校生的导师,协助中学阶段的班主任共同培养学生。
据悉,“百年树人工程”实施后,西城区将建立区校两级学生导师库。学校的全体教师和优秀的社会志愿者均可成为导师。导师由学校进行选聘,组成一支以班级为基本单位,以选聘导师为支撑的班级导师队伍。导师们需按时完成每年两次各届毕业生班会,按时收集汇总毕业生的个人成长经历及其对学校教育的思考和建议等。
据了解,通过组建班级导师队伍,西城区将构建三级培养体系。初级培养,学校教师和聘用导师的初步培养和培训由学校完成,学校成立以班主任为主的导师团队,从年级层面加强团队的建设与培养;中级培养,对各校骨干导师进行区级培训,通过开发导师培训课程,加强师德建设,学习必备知识,提升育人能力;高级培养,建立区级首席导师制,将优秀的骨干导师认定为区级首席导师,由区教委委托更高层次的教育机构开展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培养。
8月1日起 中科院院士加入导师队伍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在构建班级导师三级培养体系的同时,西城区将建立“导师选聘及管理方案”、“导师团队建设及培养方案”、“导师工作标准及评价方案”等,形成班级导师制的工作机制,保障“百年树人工程”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设立班级导师基金,按照一定的标准给予导师资金支持,提高班级导师待遇。
“除了班主任,下一步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也将加入到导师队伍中,”西城区有关负责人介绍,从8月1日起,西城区将携手中国科学院共建院士专家科学导师队伍,通过推荐院士专家作为学校学生导师的方式,指导学生的学业发展与人生规划,丰富学校教育的内涵和品质,共同打造教育现代化品牌。同时,双方将共同探索“全过程育人”的方法和途径,加强大中小幼一体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共建高端科研人才实习基地(含教育基地),开展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和科研型学生社会化教育等项目,创新人才合作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探索“五年一训”和学区内走教
西城区今年起将以每5年为一个周期,对教师进行以提升学科综合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和加强师德师风修养为重点的培训,实现贯穿教师职业生涯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培训。同时,拟设立5000万元“西城区教师学术科研资金”,鼓励支持教师开展研究、著书立说。
同时,西城区将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增加正高级、调整高中级教师比例,推进教育集团自主职评,试行学校自主职评实施学区(教育集团)内教师走教制度,把教师跨校教研和兼课纳入高级职称、市区级骨干评定考核。此外,西城区将切实提高教师待遇,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本区域公务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