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北京头条客户端
温榆之水、智慧之门、孔杏之坛、品格之光……一个个校园文化景观虽不壮观,但小巧别致。学校里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处景观都能倾诉,
温榆之水、智慧之门、孔杏之坛、品格之光……一个个校园文化景观虽不壮观,但小巧别致。学校里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处景观都能倾诉,他们润物无声,将文化内涵深植于师生的心中。6月11日,朝阳区教委组织媒体探校活动,此次活动走进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温榆河分校。
温榆河分校坐落于朝阳区东北方的崔各庄地区,是一所有着近500名学生,70余名教职员工的公办初中校。这所学校的前身——北京市温榆河双语实验学校,曾历经多次整合,是一所由6所农村中小学整合而成的学校。2012年7月,依托朝阳教委“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项目,学校正式加入八十教育集团,并更名为“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温榆河分校”。时任八十中学教学副校长于冬云出任温榆河分校校长。
在温榆河分校办校这七载光阴中,学校领导带领全体教职员工系统构建学校文化体系的模型,通过文化体系的构建引领学校内涵发展。于冬云校长介绍,学校传承八十中学“一人一天地,一木一自然,让生命因教育而精彩”的办学思想,以“文化铸魂、课程立校”为办学策略,遵循“尊重为尚、信任为先、创造为力、发生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努力将学校打造成“师生生命绽放的乐园”。在学校文化体系核心层的文化理念引领下,学校通过管理文化、育人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等实施途径,使学校文化注入师生灵魂,凸显师生修为的提升。
正所谓教书必育人,育人先育德。据学校德育副校长解强介绍,温榆河分校本着“品格第一,立足实际”的原则,确定了学校育人目标为:培养具有“礼、善、真、勤、品、毅”六大品格的现代绅士、淑女。“窈窕淑女”“谦谦君子”体现了中国古人对高雅气质的追求,是对一个人知礼、知性的集中表达。学校提出的“现代绅士、淑女”的概念是对学校文化育人目标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对现代及未来人才所具备的品格气质的概括,即培养具有“独立自信的内在气质、端庄优雅的外在举止”的人。
据介绍,学校通过三年育人计划及德育课程设计、主题活动、德育基本功大赛等推进落实育人目标,学生精神面貌、品格修养凸显,教育效果明显。
在采访现场,教室中配合默契的中教与外教、理化实验室内正在进行的学科月实践活动、以及楼道内的学科展板、年级组展板,都在生动地讲述着温榆河分校在课程改革实践中的点滴成果。据学校教学副校长焦玉文介绍,温榆河分校通过课程整合,建立三级立体分层的课程结构;形成学科基础、拓展延伸、实践应用三类课程学习内容体系;使学生基础扎实,习惯良好;学会选择,自主提升;个性彰显,全面发展。
其中,学科基础类课程占70%,拓展延伸类和实践应用类课程以学科选修课程、学科研究课程、学科活动实践性课程进行体现,占30%,满足学生对学科学习个性需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同时,学校倡导全体教师“用心灵教书,打造生命课堂”,通过在课堂中构建引力场、情感场、思维场和品格场,并将其作为无形的纽带,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紧紧相连。通过激发兴趣、驱动问题、欣赏与合作策略的实施,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快乐学习、深度学习、坚韧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信、坚毅与勇敢的品格,并最终使学生成为有智慧有德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