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北京头条客户端
日前,海淀召开2019年“新入园幼儿家园共育策略”专题培训活动,全区各类型幼儿园、社区办园点的业务管理者和新学期小班班长共同参加此次培
日前,海淀召开2019年“新入园幼儿家园共育策略”专题培训活动,全区各类型幼儿园、社区办园点的业务管理者和新学期小班班长共同参加此次培训。据悉,此次培训内容重点围绕“解决小班幼儿分离焦虑,共同做好家园共育”主题开展,详细分析了家长、幼儿在入园初期容易出现的问题及需求并给予建议。
多年来,致力于儿童心理学、家庭教育学、学前教育学等多学科的实践研究的儿童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培训师余伟,进行此次培训的讲座。据悉,余伟曾为100多所幼儿园进行过近千次家长讲座及幼儿教师的培训。
讲座过程中,余伟对比分析了针对家长和幼儿教师两个群体的调查问卷结果,帮助教师们从家长的视角,更加精准地感受家长的需求和“焦虑点”。调查显示,幼儿在入园之初能否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是家长和老师关注的核心。
对此,余伟提出,家园共育合力的形成基于双方的充分了解和有效沟通,落脚点是幼儿良好的入园适应和持续的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因此,幼儿园应该尽可能提前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感受幼儿园为新生入园所做的各项准备,倾听家长的需求和诉求,建立家园的充分信任,帮助家长科学认识并积极应对“分离焦虑”,真正成为教育的“合伙人”。
“了解阶段是家园共育中事半功倍的最佳阶段。”余伟建议各幼儿园在了解阶段重点做好新入园幼儿家长工作,并通过《新生入园调查问卷》,了解大多数家长的焦虑点,用数据指导工作,便于幼儿园有针对性地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尽可能增进了解,建立信任,解决困惑、达成一致。
此外,她还建议老师们学会换位思考,认真分析家长焦虑的焦点,并一一搞定,包括解决幼儿的情绪适应、“新新”家长想要了解幼儿园等问题。在解决幼儿的情绪适应问题上,她表示可采用多种方式先帮助幼儿提前认识幼儿园,充分了解和熟悉幼儿园园所环境、班级环境、功能布置、生活区域、游戏活动、一日生活流程,同龄小伙伴的反馈和表现,有助于缓解幼儿入园之初的焦虑和紧张;此外,还可以通过布置班级环境要温馨、童趣,充分考虑到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心理需求,帮助幼儿建立对幼儿园的亲切感。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林艳
摄影/袁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