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人民网 阅读:43532
本报电 (袁雨晨)近年来,中国文学在俄罗斯热度不断攀升,当代文学精品力作被广泛译介,取得较大市场反响。其中,莫言作品在俄罗斯的译介与传播尤为引人瞩目,其长篇小说《蛙》2020年在俄出版,并于2021年获“托尔斯泰庄园奖”提名。今年,由俄罗斯普斯科夫普希金模范话剧院改编的俄文版话剧《蛙》首度展演,获俄罗斯国家戏剧最高奖“金面具奖”8项提名,折射出中国作家作品在俄罗斯的受欢迎程度。
普斯科夫普希金模范话剧院十分重视中国文学在俄的改编与传播。据悉,今年12月6日―11日,该剧院举办了“莫言艺术节”,将《雷雨》《龙须沟》等多部中国经典话剧、电影作品搬上舞台,并举办“莫言与电影”讲座、莫言作品展演等活动,进一步推动中国现当代文学在俄传播。12月11日,作为艺术节收官活动“中俄文化对话会”上,中国作家莫言与俄罗斯冬宫博物馆、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普斯科夫普希金模范话剧院、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的专家学者等齐聚云端,进行“北京―圣彼得堡―普斯科夫”三地视频连线,围绕“俄罗斯与中国的文化关系”“俄罗斯与中国:代代相传的友谊”等话题展开交流。
交流中,莫言谈到托尔斯泰、肖洛霍夫、布尔加科夫等俄罗斯文豪对自己的影响,解读了自己作品中的俄罗斯文化印迹。俄方专家则在交流中展现出对莫言作品以及中国文学的熟悉与喜爱,表示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有助于国际社会深入了解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与思维方式。大家普遍认为,中俄文化交流活动日益丰富,已经成为国际文化交流合作的典范,未来,两国应进一步丰富文化交流形式,加大文学作品翻译力度,让两国读者在阅读中增进对彼此的了解。
据了解,近10年来,随着莫言、刘慈欣、曹文轩、刘震云、余华等作家的作品在俄罗斯规模化出版,越来越多的俄罗斯读者通过文学了解立体生动、充满活力的中国。
(责编:王禹蘅、崔译戈)
12月21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指导,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重庆、广西、四
回首2023年,重庆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在管委会和市公安局的坚强领导下,高新分局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推进各项工作争先创优
看点政法事|九龙坡双姐法律工作室:为妇女儿童撑起“法治蓝天”
打老婆是家务事?给孩子吃饱穿暖就够了?……当女性遭遇家暴,该怎么办?当孩子缺失父母关爱,又该向谁倾诉?为切实保护妇女权益、护航未成
高质量发展加油干④ | 构建“416”科创战略布局 重庆不断提升“全国影响力”
构建416科创战略布局重庆不断提升全国影响力科技创新数据今年我市组织实施重大(重点)专项科技项目132项通过财政资金引导社会投入超3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