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重庆青年报
本文为重庆青年报原创,转载授权请至后台获取作者:月彤 ID:cqyouth青妹儿身边有这样一个朋友,约会总是迟到、任务总是不能按时完成、总
青妹儿身边有这样一个朋友,约会总是迟到、任务总是不能按时完成、总是把所有的事拖到最后一刻,大家身边有这样的朋友吗?
日常生活中大家是否会有这样的感觉:当你做某件事时,明知道拖着不好,但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就算能开始做事也会马上分心,正事没做多久,一会儿停下想想吃什么,一会儿打开手机看看几点了,然后“顺便”玩两个小时手机。
玩完手机,又会陷入到:“我刚刚做了什么?我为什么要玩手机?我为什么要拖延?”的自责当中。
这样的自责又会导致自己做事的心情变得更差,更无心做事,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古龙:武林归于平静。
著有《天涯明月刀》《陆小凤传奇》等经典武侠小说,新派武侠小说泰斗古龙先生也有拖延症。
拖延症发作的古龙表示:“这篇小说里有一百多个人物,要写的太多了,可能永远也写不完。”
林清玄无奈表示:“好,那我帮你结束吧!”
小说最后一句是:“从此,武林归于平静。”
王家卫:“我不是慢,而是仔细。”
著名导演王家卫在拍摄电影《东邪西毒》时,曾经拖延症发作,每天喝茶聊天到处溜达,啥都做就是不拍电影,把演员和制片方都拖得心态爆炸。
一场开机的戏,一个月过去了,王家卫导演还是没拍完。
按照这样的拍摄速度,根本无法按时完成电影拍摄任务。
投资方催得紧,王家卫只好把好友刘镇伟请来“江湖救急”,把原班人马拉去拍了个《东成西就》交给投资方,来回收一部分成本,而《东邪西毒》一拍就是两年。
雨果:完成作品前,请藏好我的衣服。
谁能想到一生名作无数、著作等身的浪漫主义大师雨果,也是一个拖稿人了。
在创作《巴黎圣母院》时,喜欢逛街的雨果遇到了一个大难题:就要截稿了,自己还是想出门逛街。
雨果只能吩咐仆人把他的衣服全部收走,自己只留一条长布蔽体,这样就可以避免拖延,专心写作。
咳咳咳咳,青妹儿有个朋友(无中生友)向我讲述她的“拖延症的一天”。
那天她早早地起床,吃完早餐,打开电脑,对自己信誓旦旦地说:“我今天一定要把拖的稿子都写完!”
但在正式开始工作前,她想着“生活应该有仪式感”,于是准备泡一壶清茶。
等水咕噜咕噜冒泡的过程中,“无意间”打开了微博和微信,“一不小心”就刷了一个小时。
在刷微博的时候,看到了一个搞笑电影的精彩片段,于是搜索了这个电影,在欢乐中度过了两个小时。
看完电影,一看时间差不多该吃午餐了,于是打电话叫外卖。
外卖一时爽,填饱肚子之后,刚准备工作又感觉有些困,想着就睡一小小小会儿,这样才能更有精力地工作,于是上床睡了一个小时。
一觉醒来已经三点,赶紧打开word准备工作。
造化弄人,就是这么的“巧合”,双11熬夜买的快递刚好到了,于是她立即放下刚开始的工作,迫不及待地下楼拿快递去了。
开开心心地拿回快递,徒手拆开刚买的衣服包装,喜不自胜地试了试,又美滋滋地搭配了一个小时。
四点半了,终于回到电脑前准备工作,但是心中觉得空落落的,这时朋友“刚巧”叫她出去吃晚饭。
于是她打开美食推荐网站,串串火锅麻辣烫烤肉奶茶的美妙滋味瞬间填满了她的脑子。
脑子里一边想象着品尝美味的幸福感,一边自责折腾了这么久还是没有开始工作,然后带着自责的心情,出去跟朋友大吃大喝了……
对于很多人而言,完成工作学习是难以实现的大期待,而刷微博、喝喝茶、看电影这些都是很容易实现的小期待。下楼拿快递、和朋友一起聚餐,则是马上就能收获喜悦的事。
于是,我们总是一次次被容易实现的小期待收服,却没办法集中精力去实现更大的期待。
然而,工作和学习是迟早要完成的,原本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工作,却只能匆匆忙忙、寥寥草草地完成了。
就像青妹儿的朋友在拖延了一天之后,只能熬夜工作,为自己拖延付出代价。
拖延症会导致我们永远都是匆匆忙忙,做不到最好的自己。
每一个拖延的背后,都有一个隐藏的心理机制,我们总是自我鼓励:找一个“完美”的时机,达到完美的状态。
如果不是完美的状态,就会害怕失败。
拖延症并不害怕失败的本身,而是害怕失败之后,别人的评价。
与其被别人评价“能力不足,不足以完成任务”。
还不如一开始就展现出拖延的一面,当事情无法完成时,可以自我安慰以及告诉他人:“我可以做得更好的,我每件事都可以做得更好的, 我只是拖延而已”来逃避现实。
导致自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正视自己的能力,更无法改变拖延的现状。
第一次做事拖半小时,第二次拖一小时,第三次拖一天。
慢慢地,就会养成长期无法按时完成任务的习惯。
导致不断地被老师和领导批评,久而久之对自己的能力也会有所怀疑,慢慢地消磨掉自信心。
同时会不停地加重逃避现实的心理,担心自己做某件事情的付出不够。
一旦自己在时间和努力上的投入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就会陷入到痛苦的漩涡中。
最后觉得还是站在原地比较舒服,慢慢地陷入拖延中无法自拔。
《明日歌》里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10岁时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18岁遇到一个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只能遗憾地说“我不会耶”;
14岁时觉得英文好难,放弃英文,24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也只能说“我不会耶”;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既然这么多,不妨再拖拖”成为拖延症的口头禅。
但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越是拖延,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所以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不要明天一定,就今天!
◎版权所有◎
监制|端端包大人
撰文|月彤 编辑|月彤 校审|花好月圆
双节同庆暖夕阳,家国团圆共安康 重庆“馨小青”助残志愿服务队联合井口街道开展趣味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在国庆与中秋双节来临之际,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递社会温暖,9月25日下午,重庆市馨小青助残志愿服务队联合井口街
跨越江海 文明互鉴|共话新路径,共建新未来!2025长江文明论坛启幕
重庆青年报社(以下简称青年报)是共青团重庆市委管理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为进一步坚定和强化《重庆青年报》团报的政治定位,将《重庆青年
8月28日,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州贵阳举行。会议期间中国电信举办了以聚数乘云 天翼赋能数字经济新生态为主题的天翼云中国行·
最新推荐
图片新闻
热门点击
01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一种植根于内心的教养
众生皆非完美,人难免有错误。犯错不推诿责任,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一个人植根于...
02所有关系,都是这样变淡的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纳兰性德的这...
03茫茫人海,谁最懂你?
什么才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候?我想,那就是你还不曾开口,便有人懂你想要什么、不...
04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中国人对种菜的向往......
我妈常说我家阳台的每一寸土都不能丢因为谁也不知道能种出什么好吃的菜!中国人不...
05《千与千寻》再上映:18年后才发现,这是一部成年人的电影
小时候看《千与千寻》,以为就是一个小女孩跟随父母来到乡下,误入了一个怪物的世...
06真正聪明的人,一生都在做减法
学会扔东西告别凌乱的生活前不久,重温电影《一个购物狂的自白》。女主角丽贝卡是...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