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3月29日电(记者 张尼)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增至12.6%,预计“十四五”时期中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有业内专家指出,保守估计,国内从事中长期照护的人员缺口至少在1000万以上。
资料图:重庆一养老服务所自主设计的一款专为失能老人服务的“移动机”正式投用。 钟欣 摄
28日,“健康中国策·人民健康影响力论坛”在北京举行,老年健康问题成为论坛的关注焦点之一。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增至12.6%,0岁至15岁人口比重为17.8%,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预计“十四五”时期中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
另外,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显示,中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已超过4000万人,其中重度失能老人占相当比例。
“老龄健康状况确实不容乐观,慢病普遍化确实已成为健康行业和健康事业的一大痛点和难点。”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老年颐养专项基金主任、老龄健康促进会会长席小平在论坛上强调。
席小平说,中国已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的门槛。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步伐加速,各种常见病、慢性病对老龄人群形成了极为严重的现实威胁。
他强调了老年健康在人民群众全生命周期健康中的重要性,并呼吁要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完善居家和社区养老政策,推进医养结合、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打造老年宜居环境,从而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任务。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主任王建业在论坛上强调,中国失能和半失能的老年人超过4000万,相当一部分是不能独立生活的,因此,老年人的中长期的照护是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
“雇一个保姆会做饭、收拾屋子,不会医疗护理,雇一个护士,专业性太强、成本太高。中长期照护这块缺口至少在1000万以上,介于护士和护工之间的,我是非常保守讲,至少1000万,其实远远比这个大。”王建业说。
王建业认为,大力发展老年健康事业能够激发巨大的潜在经济效能,从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到中长期照护、安宁疗护,每个领域都有足够的市场活力。
他强调,应该从上述六个方面着手搭建连续综合、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基本体系,不仅促进实现健康老龄化,更是解决全生命周期问题的有效途径。
据介绍,本次论坛由人民政协报社主办、人民政协报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承办,青岛明月海藻集团、康元医生集团协办。
下一步,作为系列论坛活动之一,还将开展健康中国策·委员讲健康线下活动,组织政协委员深入基层持续展开健康宣传和教育工作,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完)
【编辑:叶攀】
工地突发停电、监控无故被遮、电缆不翼而飞,这一幕幕在电影中出现过的镜头,近日发生在重庆渝北一工地。重庆警方火速抓获实施盗窃的犯罪嫌
小线索破大案!涉案资金达千万 重庆南岸警方端掉一涉嫌“洗钱”团伙
近日,重庆南岸警方成功打掉一个专门为电信网络诈骗洗钱的犯罪团伙,抓获团伙成员16名,扣押涉案手机20余部,银行卡18张,电话卡20张,该
“微基金”带动“大慈善”——“五社联动”社区基金助推基层社会治理项目启动
3月17日,在民政部举办的五社联动聚合力、社工服务暖基层2022年全国社会工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五社联动社区基金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九龙坡区政法维稳先进人物系列展播①王玥:黄桷坪“钉子户”所长的基层16年
编者按:他们是百姓心中的好法官,他们是攻坚克难的急先锋,他们是扎根一线的婆婆嘴,他们是巡楼护院的大喇叭,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政法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