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走下舷梯的胡淼看到了久别的未婚妻。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供图
中新网上海5月7日电 (陈静 杨笑波)圆满完成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越冬医疗保健使命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生胡淼,7日走下了“雪龙2”号舷梯。
在过去的540天里,胡淼在负责南极考察队日常医疗保障的同时,成功展开应对重大疫情防疫工作。
这位医学博士对南极种菜技术进行了多角度研究。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供图
2019年12月6日,胡淼随同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从上海飞往中国南极长城站。位于南极菲尔德斯半岛的长城站,是从南美洲大陆进入南极大陆的通道,有8个国家在这里设立了考察站。这里也是各国旅游者“打卡”地,是南极国际交流最活跃地区。长城站的疫情防控工作压力极大。
胡淼告诉记者:“当时,南极智利军方数个考察站爆发疫情,最近的疫区距离长城站仅有数公里。由于南极医疗条件有限,南极考察站一旦有人感染,后果不堪设想。”
设立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国家极地考察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不断汲取武汉抗疫经验并及时向南极传递,为胡淼在南极展开疫情防控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帮助。
疫情期间,胡淼提高了对队员身体状况监测的等级,要求每位队员每日测定体温2次,科学、细微观察每一位队员的行为,并警惕可能存在的身体不适。在南极大学讲课,他结合极地环境和考察队员行为特点,讲解传染病和新冠肺炎防治知识,提高了中外科考队员对“阻断”传染病的理解。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影响,原计划2020年12月返回祖国的科考队在海外部署时间延长了半年。中国南极考察站一直保持“零”感染的纪录。
中国南极考察站一直保持“零”感染的纪录。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供图
据了解,几年前,南极考察站建立了室内种植基地,让队员们在南极吃上一口新鲜果蔬不再是“奢望”。在南极大陆上负责蔬菜温室种植,是极地医生的日常工作之一。南极温室果蔬不是土壤种植,而是通过电脑程序调配营养液、光照和温度来实现植物生长。
“人工种植技术可以使人类在南极长期健康地生活。”胡淼骄傲地说。这位医学博士对南极种菜技术进行了多角度研究。他发现阳光强紫外线辐射对蔬菜生长有影响,使用人工光源更利于植物生长。胡淼还发现南极上空的大气层空洞导致的阳光紫外线过强,不利于植物生长的问题。他通过通风,调节湿度、温度、人工光源等,使各种蔬菜产量增高。通过调节,胡淼提升了果实口感。
当天,走下舷梯的胡淼看到了久别的未婚妻,一个紧紧的拥抱胜过千言万语。未婚妻十分自豪地说:“真的很为他骄傲!”(完)
【编辑:朱延静】
工地突发停电、监控无故被遮、电缆不翼而飞,这一幕幕在电影中出现过的镜头,近日发生在重庆渝北一工地。重庆警方火速抓获实施盗窃的犯罪嫌
小线索破大案!涉案资金达千万 重庆南岸警方端掉一涉嫌“洗钱”团伙
近日,重庆南岸警方成功打掉一个专门为电信网络诈骗洗钱的犯罪团伙,抓获团伙成员16名,扣押涉案手机20余部,银行卡18张,电话卡20张,该
“微基金”带动“大慈善”——“五社联动”社区基金助推基层社会治理项目启动
3月17日,在民政部举办的五社联动聚合力、社工服务暖基层2022年全国社会工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五社联动社区基金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九龙坡区政法维稳先进人物系列展播①王玥:黄桷坪“钉子户”所长的基层16年
编者按:他们是百姓心中的好法官,他们是攻坚克难的急先锋,他们是扎根一线的婆婆嘴,他们是巡楼护院的大喇叭,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政法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