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3年,王晓云(中)在山西省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工作期间,戴的还是布质口罩。 受访者供图
(抗击新冠肺炎)王晓云:19年后再披“白色战袍”的核酸采集总领队
中新网太原4月30日电 题:王晓云:19年后再披“白色战袍”的核酸采集总领队
中新网记者 陆祁国
5时30分起床后的8个小时,王晓云带领的100余名护士一刻未曾休息,圆满完成了10万份核酸采集工作。
“大家辛苦了,赶紧暖暖手!”看到一双双冻得通红的手,王晓云的喊话中带着心疼。
19年前,刚刚任职山西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护士长的王晓云,第一批报名抗击非典,连续5个月未能回家。
19年后,作为山西省人民医院核酸采集医疗队其中一支队伍的总领队,从4月3日到28日,她带领182名护士,累计完成了近80万人次的核酸采样工作。
王晓云(左)在核酸采集点指导工作。 宫蕊 摄
抗击非典:与4岁儿子一别就是5个月
2003年初,王晓云刚任职山西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护士长,就遇到了非典疫情,医院为此紧急成立非典病房。
彼时,即便是医疗技术和设备在山西省都属一流的山西省人民医院,对于非典疫情的防护手段也很有限,而且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器材和现在根本不能相比,危险性可想而知。
王晓云是主动报名者。穿着布质防护服和普通雨鞋,她第一批走进非典病房。
按照规定,护理人员在非典病房工作两周可以被替换下来,隔离两周后就可以回家。但是,医院领导考虑到王晓云经验丰富,希望她再进非典病房。
第二次走出非典病房,已是2003年4月。离开4岁儿子1个月的王晓云,又被抽调到医院新成立的发热门诊。从前期筹建发热门诊到日常值班,这一干又是4个月。其间,她天天住在医院。
那时候没有任何视频通话设备,王晓云思儿心切,只能在电话里听听儿子的声音。“每次听到儿子叫一声妈妈,就是我最幸福的时候。”
母子分别半年后,王晓云终于可以回家。“我记得很清楚,我妈带着孩子站在阳台上等我。”王晓云说,当她隔着玻璃看到日思夜想的儿子时,突然间就懵了,除了眼泪长流,一时间都忘了喊喊儿子的名字。
截至4月28日,王晓云带队完成核酸采样近80万人次。 宫蕊 摄
抗击新冠肺炎:带队采样近80万人次
2022年4月3日,太原市小店区发现新冠肺炎阳性病例。山西省人民医院从全院科室紧急抽调护士,组建核酸采集医疗队增援太原抗疫。
医院需要挑选有威望、管理和协调能力强的人担任总领队。当日10时许,王晓云被确定为其中一支队伍的总领队。
“留给我们全体队员的准备时间只有一个小时,很多人都来不及回家取换洗衣服和生活用品。”11时,山西省人民医院院长李荣山作了动员后,王晓云带着182名队员直接开赴小店区平阳街道。
需要山西省人民医院核酸采集医疗队采样的居民约10万人,工作量非常大。由于采样工作启动得很急,居民信息录入、物资配送等很多环节衔接不畅,采样工作用时较长。
3日当天很热,平阳街道设置的34个采样点、167个台位分散在不同地点。为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采样中遇到的问题,同时督促队员严格做好个人防护,王晓云一直穿梭在各采样点之间。
离得近的采样点,就走着去;离得远的采样点,就蹬着共享单车去。一天下来,除了骑单车,王晓云还走了2万多步。
由于队员都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体力消耗很大。采样工作持续到4日2时许,王晓云与平阳街道负责人商议后,决定把队员带回去稍稍休整一下。
队员们顶多睡了3个小时,王晓云却不敢合眼。头一天采样期间工作磨合中遇到的问题,她得逐一复盘,哪些环节需要提出什么建议,哪些防护细节需要强调,哪些点位需要充实或调减采样力量,都要记在本子上。
4月28日,王晓云带队完成了最后一次核酸采样。至此,山西省人民医院核酸采集医疗队共完成采样1148255人次,其中王晓云带领的队伍完成采样近80万人次。“越往后,磨合得越好。当天也是10万人,多半天时间就圆满完成了。”
返程途中,几个队员调侃王晓云:“护士长,感觉你比前些天黑了5度。”
“晒晒更健康。”王晓云话音刚落,专门接送队员的公交车里传来一阵笑声。(完)
【编辑:于晓】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急诊就诊指南疫情期间全力畅通儿童就医通道尊敬的患儿及家长们:我院始终秉持一切为了孩子的服务宗旨,在疫情防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12月1日,记者从多个市级部门获悉,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各部门针对重大项目建设、服务市场主体等
三菱电机绿色创新智造 共同探索中国式现代化 2022湖北国际技术交流会在武汉召开
2022年11月22日三菱电机(中国)有限公司(下称三菱电机)与湖北省科技厅下属的湖北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在武汉市合作举办了日本智能及绿色制
坚持科学精准防控 全市疫情形势趋稳向好 无疫小区和无疫社区实行常态化防控
12月1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第155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畔介绍,当前,我市疫情形势趋稳向好,但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