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示范点成熟的水稻。 王晓斌 摄
中新网三亚5月8日电 (记者 王晓斌)5月7日,海南三亚崖州区(坝头)南繁公共试验基地,几位游客在金黄的稻田中拍照。这里是杂交水稻双季亩产1500公斤攻关试验示范点。前一日,该示范点早稻测产910公斤。科研工作者说,对完成今年双季亩产1500公斤目标充满信心,将继续传承袁隆平精神,将“论文写在大地上”。
杂交水稻双季亩产1500公斤攻关示范项目是以袁隆平为首席科学家,在2020年12月启动的试验项目。实验要求在同一示范点,连续两年早造和晚造水稻达到亩产1500公斤的目标产量。2021年,坝头基地示范点双季稻平均亩产已达1586.86公斤。
沉甸甸的稻禾。 王晓斌 摄
“现在我们达到早造亩产910公斤,非常高兴。”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项目坝头示范点负责人陈灿介绍,本季早造水稻品种依然是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湘两优900”(又称“超优千号”)。期间虽遭遇低温等不良影响,但仍取得设定的目标,说明品种和技术的稳定性得到了验证。
记者7日下午在示范点看到,除了6日随机选取的三丘稻田收割完成,其他水稻还处在待收状态。看着金黄的稻穗,南繁科研工作者们表示,袁隆平院士已离世近一年,其精神品质会一直激励广大育种人。
三亚崖州区(坝头)南繁公共试验基地 王晓斌 摄
“袁老师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态度一直影响着我。”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技术员冀占东说,坝头基地示范点今年的生产管理水平好过去年,水稻成熟度也比去年好,但是水稻干物质没有去年积累得多,“这要求我们进一步精准施肥,提高水稻的干物质向籽粒转运的效率”。
“杂交水稻是我们中国农业的名片,双季亩产1500公斤为这张名片又增加了一抹亮色。”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涂升斌是“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稻麦品种技术创新转移联盟(ANSO-RWIT)秘书长,涂升斌说,坝头基地示范点的丰收,说明相关良种良法具备可复制性,将继续传承袁隆平精神,“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完)
【编辑:黄钰涵】
2022年12月31日,重庆巫溪警方成功打掉一个冒充名中医兜售伪劣保健品诈骗老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55人,捣毁诈骗窝点5个
咳得喉咙都撕裂、胸口都痛!因为一直在咳嗽,睡不了整觉,太难受了!感觉肺要咳出来了 被新冠病毒感染后,许多人对咳嗽这一症状印象
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抗病毒药物效果如何?不规范使用是否有风险?如何科学合理使用?国家卫健委组织专家进行解答。 治疗病毒感染没
中国疾控中心:短期内XBB系列变异株引发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低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 中国疾控中心4日发布信息显示,我国目前本土流行的新冠病毒绝对优势毒株是BA 5 2和BF 7,个体在感染BA 5 2或BF 7后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