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阅读:10941
中新网杭州2月26日电(鲍梦妮)“儿子,终于找到你了!”2月26日,在杭州市救助管理站,从云南驱车20多个小时、跨越2000公里来杭的陆先生与失散儿子团聚。对其而言,这无疑是新年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今年22岁的小陆患有智力障碍,过年前在湖州德清与家人走散。2月1日,杭州市临平区东湖街道民警发现流浪的小陆。由于他无法提供自己的身份信息、家人联系方式,且没有身份相关的物品、标记,只能暂时被送往临平区救助管理站接受救助。随即,临平区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在社交媒体发布寻亲信息,联系属地公安部门开展“人脸比对”,并联系杭州市救助管理站寻求寻亲支持。

受助人员小陆在杭州市救助管理站内与家人团聚。 杭州市救助管理站供图
公安部门的比对结果皆非小陆的真实身份。与此同时,寻亲团队与小陆沟通时发现他能听懂简单对话,但表达比较困难,无法写字。
在其他线索都中断的情况下,杭州市救助管理站业务科科长陈志桂凭借丰富的寻亲经验,将重点放在受助人员口中说出的零星字词上,初步判断其口音疑似“云贵川”区域。工作人员询问他是否是云南人,小陆微微点了点头,含糊地说“是”。
工作人员继续耐心与其交谈,询问其是否知道自己是云南哪里的,小陆仿佛能听懂,但无法表述清楚,模糊说出“芥末(音)”。一名工作人员联系自己的云南朋友,以视频通话的方式请对方辨别。对方表示受助人员口中的“芥末(音)”可能是“旧莫”,工作人员随后在地图上搜索,发现云南确有“旧莫乡”。根据这一线索,寻亲团队联系上了当地政府部门,进而找到了其父亲陆先生,破解了小陆的身份之谜。
陆先生告诉工作人员,自己和爱人常年在湖州工作,家中有三个孩子,小陆是老大。一家人准备年前早点回云南老家过年,但是小陆对回老家似乎有些抵触。“他自己出门去玩,都会回家的,我们住的地方附近,他都认得路。”陆先生表示,儿子走丢后,一家人焦急如焚,在走失地附近找了很久也没找到,但是一直都没放弃。
据悉,高效的寻亲得益于杭州救助管理区域的中心化发展。近年来,杭州市救助管理站探索将“集约化”概念引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构建以市级救助站为“区域中心站”,八个区(县、市)救助站为“卫星站”,五个中心市辖区为一级响应区的“一心多卫”救助格局。目前,杭州市救助管理站已帮助辖区8个卫星站24人寻亲成功,沟通协调疑难棘手个案十余起,协助护送返乡19人次。(完)
【编辑:钱姣姣】
“陪伴式”服务,温暖“夕阳红” 高新公安出入境为老年旅行团开启专场服务
近日,重庆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出入境办证大厅接待了一群40多人的夕阳红旅行团。他们是来办理港澳通行证的,均为年龄60-70岁以上的老人,也
2月23日,北碚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联同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高速公路第一支队走进北碚区状元小学,开展以交通安全第一课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活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代驾人员安全驾车行为,推进代驾人员突出交通违法整治行动,近日,北碚区交巡警支队组织滴滴代驾人员开展警示教育宣传,
正月十五(2月24日)晚8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元宵晚会》拉开序幕,主持人说:今年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元宵晚会,可通过正版合家欢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