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阅读:7728
中新网重庆2月27日电 (李雪)“这幅画记录了粮食丰收后农民送公粮的场景,有的挑担子、有的用独轮车推,热闹得很。”望着眼前名为《送公粮》的农民版画,今年81岁的何星国滔滔不绝。他珍藏的这幅《送公粮》,曾于1984年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近日,正值重庆綦江农民版画进京展出40周年之际,綦江农民版画院展出了一大批农民版画新老作品,近十位年过半百的“老版画人”再聚首,述说着中国农村的发展变迁。
“现在国家取消了公粮,农民们更幸福了。”年轻时,何星国是一个地道的农民,每年都要送公粮,他用版画真实鲜活地记录了这一场景。从小热爱绘画的他因为版画改变了命运,后来被选拔到当地文化站,与农民版画结下了一生的缘分。
“改革开放初期,很多村子都在开荒田、修公路,那一代人是真正的‘开山人’。”在作品《开山的人》面前,年过古稀的李宗顺不由得发出感慨。“你看这幅画,那时候插秧、打谷、挑谷、碾米……全靠人力。”他指着《碾新谷》版画作品说,农忙时他们就去帮亲戚家打谷,很多人一起做农活,现在很多地方都是机械化种植和收割,大大节省了人力。

图为李宗顺在展厅观看作品。李雪摄
作为当年进京展出的农民版画作者之一,李宗顺告诉记者,在40年前,多数农民版画作者都是工人和农民,他自己也是机械厂的工人,平时都是抽空创作。他还记得当时四川美术学院的老师来指导,没有教室,就在院坝里上课,“现在的教室修得又大又亮,孩子们想要学习版画可幸福多了”。

图为版画作品《坝坝直播助农振兴》。李雪摄
20世纪80年代,是綦江农民版画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近年来,綦江农民版画以民间美术的画面构成、人物造型、表现手法、色彩运用等艺术语言作为养料,吸收、消化并注入了新的绘画元素,不断探索、创新。如今,新一代农民版画作者以更加成熟的技法创作出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作品。
在农民版画《坝坝直播助农振兴》作品前,“老版画人”孟何平看着眼前的作品,回想起自己的孙女也在村里直播卖农产品。“现在时代变了,生活好了,农民生活一天一个样。这些高科技,我们这代人是搞不懂了。”他笑着说。(完)
【编辑:田博群】
“陪伴式”服务,温暖“夕阳红” 高新公安出入境为老年旅行团开启专场服务
近日,重庆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出入境办证大厅接待了一群40多人的夕阳红旅行团。他们是来办理港澳通行证的,均为年龄60-70岁以上的老人,也
2月23日,北碚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联同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高速公路第一支队走进北碚区状元小学,开展以交通安全第一课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活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代驾人员安全驾车行为,推进代驾人员突出交通违法整治行动,近日,北碚区交巡警支队组织滴滴代驾人员开展警示教育宣传,
正月十五(2月24日)晚8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元宵晚会》拉开序幕,主持人说:今年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元宵晚会,可通过正版合家欢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