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社会 >

大连瓦房店市三台乡开启“稻蟹共生”新“稻”路

本文来源:重庆青年报

(通讯员 晋泽乔)夏至已过,一年一度的水稻插秧工作刚刚按下结束键,站在大连瓦房店市三台乡海岛村的秧盘旁,稻田就像一片广阔湖面,微风...

(通讯员 晋泽乔)夏至已过,一年一度的水稻插秧工作刚刚按下“结束键”,站在大连瓦房店市三台乡海岛村的秧盘旁,稻田就像一片广阔湖面,微风徐来,翠绿的秧苗泛起层层波浪。在这样的绿色波浪下面,硬币大小的扣蟹正在悠然自得地自由生长。

作为瓦房店市水稻种植的主要产区,近年来,三台乡镇分发挥良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引进“稻蟹共生”种养新模式,通过稻养蟹、蟹育稻,形成良性生态循环,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海岛村主任冷希本:“插秧7至10天后,便可以将河蟹放入稻田,既能为水稻提供有机生物肥,又能减少水稻病虫害,蟹爪还能起到松土的作用,平衡了土壤的盐碱程度,将大幅度提高水稻品质。”海岛村冷希本是三台乡海岛村的稻蟹种养大户,今年他又在稻田里放养了2000斤自己繁育的河蟹苗。2006年,冷希本在全村第一个从事“稻蟹共生”立体种养,几年来,冷希本利用自家的稻田原地育苗、原地放养,确保了蟹苗的成活率。通过“以稻养蟹、以蟹养稻”,每亩稻田收入增加了500元。在冷希本的带动下。全村“稻蟹共生”面积达1300多亩,占全村稻田面积的25%以上。田里,水稻生长正旺,水下,稻田蟹正在休养生息。经过前期的精心养殖,这批投放的蟹苗有望在中秋节前后“爬”上居民的餐桌。

三台乡农业助理杨恒久:“种稻不施肥,养蟹不喂料”的纯生态种植、养殖方式,能够改善稻田生态环境,有效提高螃蟹和水稻品质。   

下一步,三台乡将发动更多的村民参与到“稻蟹共生”种养新模式中来,做足稻田里的产业文章,鼓足村民的“钱袋子”,走“产业+环保”的路子,让乡村振兴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免责声明】独角新闻未标有“来源:独角新闻”或“独角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独角新闻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如有侵权及职业道德监督电话请联系独角新闻:13478671922(微信同号)

全国各县市区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田先生:18698678800(微信同号)

大连市新闻爆料请联系晋主任:13904286277(微信同号)